水仙祠外西湖西,凉风吹浪湖外湄。
垂杨掩映白沙里,云是偃月钱公堤。
片时月上画楼东,双桥影落霜镜中。
天涯塔火半明灭,数声敲断僧寺钟。
渔舟唱晚未归去,轻歌渐入芦花丛。
舒王唱和诗中侠,月夜花晨时泛楫。
一樽醉到十洲红,红潮色晕梨花颊。
柔橹轻摇碧沚边,香风暗度荷衣落。
落花入座色纷纷,荡漾罗衫欲舞人。
采莲高唱十洲曲,至今遗韵犹清新。
红莲阁下香不改,赏花玩月人何在?
嗟君行乐须及时,曦光未必终留待。
洗盏更酌莫言归,空令皓月流清辉。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诗,通过描绘夜晚月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人的赞美。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读:

  1. 水仙祠外西湖西,凉风吹浪湖外湄。
  •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描述了水仙祠外的西湖,以及凉爽的夜风和湖面的波澜。这里的“湄”指的是湖边。
  1. 垂杨掩映白沙里,云是偃月钱公堤。
  • 这句描绘了垂杨树在白沙中掩映的景象,同时提到了一种叫做“偃月钱公堤”的地方,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或景点。
  1. 片时月上画楼东,双桥影落霜镜中。
  • “片时”指片刻的时间,“画楼东”可能指的是某个有楼台的地点。“双桥影落霜镜中”则描述了桥梁的影子落在像霜一样清澈的镜子里。
  1. 天涯塔火半明灭,数声敲断僧寺钟。
  • 这句描绘了远处的塔火时隐时现,以及寺庙中的钟声被敲断了。这里的“天涯塔”可能指的是一座遥远的塔。
  1. 渔舟唱晚未归去,轻歌渐入芦花丛。
  • 这里描述了渔民的船只唱着歌儿唱到了晚上还没有回家,而轻柔的歌声逐渐飘进了芦苇花丛中。
  1. 舒王唱和诗中侠,月夜花晨时泛楫。
  • “舒王”可能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者是与诗有关的一个名字。“和诗中侠”意味着在月光下吟咏诗歌的人。“泛楫”则是泛舟的意思,可能在湖面上。
  1. 一樽醉到十洲红,红潮色晕梨花颊。
  • 这两句描述了饮酒至醉的情景,红色的酒液使得脸颊泛起了红潮,就像是梨花的颜色一样。
  1. 柔橹轻摇碧沚边,香风暗度荷衣落。
  • “柔橹”指的是轻轻摇动的船桨。“碧沚”可能是指湖边的一块地方。“香风暗度荷衣落”形容微风拂过荷叶,荷叶随风轻轻摇曳。
  1. 落花入座色纷纷,荡漾罗衫欲舞人。
  • 这句描绘了落花飘散的场景,花瓣落入座位上,色彩缤纷。“荡漾罗衫欲舞人”形容穿着罗衫的人随着波浪般的花瓣起舞。
  1. 采莲高唱十洲曲,至今遗韵犹清新。
  • 这句描述了在湖面上采莲的人们高声唱歌,歌曲《十洲曲》流传至今仍然保持着它原有的清新韵味。
  1. 红莲阁下香不改,赏花玩月人何在?
  • 这句询问那些曾经欣赏荷花、月亮的人现在在哪里。”红莲阁下”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方,”香不改”表示这里的花香依然存在。
  1. 嗟君行乐须及时,曦光未必终留待。
  • 这是一首劝诫之诗,作者告诫友人要及时行乐,因为美好的阳光不一定永远会在那里等待。
  1. 洗盏更酌莫言归,空令皓月流清辉。
  • 这句表达了作者不愿意喝酒后就回去,而是要再喝一杯,让明亮的月光照亮自己的清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对夜晚月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人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