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江云暮,名泉何处流。
吴城泰伯树,楚雨晋陵秋。
老去留沧海,归来逐白鸥。
太湖如可泛,谁共木兰舟。

南望江云暮,名泉何处流。

吴城泰伯树,楚雨晋陵秋。

老去留沧海,归来逐白鸥。

太湖如可泛,谁共木兰舟。

诗句注释

  1. 南望江云暮:向南眺望时,看到江上云雾缭绕,天色渐晚。
  2. 名泉何处流:询问着那些著名的泉水流向何方。
  3. 吴城泰伯树:提及吴地的泰伯庙,相传是大禹的父亲。
  4. 楚雨晋陵秋:描述楚地的细雨和晋陵地区秋天的景象。
  5. 老去留沧海:表达了年老后对广阔大海的留恋。
  6. 归来逐白鸥:表示归来之后,追随自由自在的白鸥。
  7. 太湖如可泛:如果太湖的水适合泛舟,便一起泛舟湖上。

译文

在南方远望天空中的云彩,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沉重;那清澈的名泉,究竟流向了哪里?我漫步于吴国的城边,看到了泰伯庙前的那棵古老的树木——据说是大禹父亲留下的遗迹。楚地的细雨和晋陵的秋天景色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深深的感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岁月让我留恋着那片浩瀚的大海。回归故土后,我渴望追随那些自由的白鸥,追逐它们的飞翔。如果太湖真的适合泛舟,那么我愿意与你们一同乘坐木兰之舟,在湖面上尽情畅游。

赏析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黄昏与名泉的清幽,同时也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诗中使用了“泰伯”、“楚雨”等元素,增添了历史和文化的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最后一句“太湖如可泛,谁共木兰舟”,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共同分享这种生活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