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珍、琏、宝玉三人回去,独有宝玉到贾母那边,一面述说北静王待他的光景,并拿出那块玉来。大家看着笑了一回。贾母因命人:“给他收起去罢,别丢了。”因问:“你那块玉好生带着罢?别闹混了。”宝玉在项上摘了下来,说:“这不是我那一块玉,那里就掉了呢。比起来,两块玉差远着呢,那里混得过。我正要告诉老太太,前儿晚上我睡的时候把玉摘下来挂在帐子里,他竟放起光来了,满帐子都是红的。”贾母说道:“又胡说了,帐子的檐子是红的,火光照着,自然红是有的。”宝玉道:“不是。那时候灯已灭了,屋里都漆黑的了,还看得见他呢。”邢王二夫人抿着嘴笑。凤姐道:“这是喜信发动了。”宝玉道:“什么喜信?”贾母道:“你不懂得。今儿个闹了一天,你去歇歇儿去罢,别在这里说呆话了。”宝玉又站了一回儿,才回园中去了。
诗句
且说珍、琏、宝玉三人回去,独有宝玉到贾母那边,一面述说北静王待他的光景,并拿出那块玉来。大家看着笑了一回。贾母因命人:“给他收起去罢,别丢了。”因问:“你那块玉好生带着罢?别闹混了。”宝玉在项上摘了下来,说:“这不是我那一块玉,那里就掉了呢。比起来,两块玉差远着呢,那里混得过。我正要告诉老太太,前儿晚上我睡的时候把玉摘下来挂在帐子里,他竟放起光来了,满帐子都是红的。”贾母说道:“又胡说了,帐子的檐子是红的,火光照着,自然红是有的。”宝玉道:“不是。那时候灯已灭了,屋里都漆黑的了,还看得见他呢。”邢王二夫人抿着嘴笑。凤姐道:“这是喜信发动了。”宝玉道:“什么喜信?”贾母道:“你不懂得。今儿个闹了一天,你去歇歇儿去罢,别在这里说呆话了。”宝玉又站了一回儿,才回园中去了。
译文
- “且说”:引入接下来的事件。
- “珍、琏、宝玉三人回去”:描述宝玉与珍、琏一起离开的场景。
- “独有”:暗示除了宝玉外其他人都在场。
- “宝玉到贾母那边”:表明宝玉向贾母报告或寻求安慰的情景。
- “一面述说北静王待他的光景”:详细叙述与北静王之间的互动和情感。
- “拿出那块玉来”:展示宝玉手中的物品——那块神秘的玉。
- “大家看着笑了一回”:描述了周围人的反应,可能包括对宝玉行为的惊讶或戏谑。
- “贾母因命人”:引出祖母的命令。
- “给他收起去罢,别丢了”:提醒宝玉小心保管手中的玉。
- “因问”:询问的意思表达。
- “你那块玉好生带着罢”:祖母关心地嘱咐宝玉。
- “别闹混了”:警告不要将两件东西混淆。
- “满帐子都是红的”:宝玉的描述,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 “贾母说道”:祖母的回应。
- “又胡说了”:祖母的责备。
- “自然红是有的”:强调祖母的话是有道理的。
- “不是说”:宝玉的辩解。
- “前儿晚上我睡的时候”:指明宝玉之前的行动。
- “我正要告诉老太太”:”我正要”意味着宝玉原本打算告诉祖母。
- “今儿个闹了一天”:描述今天发生的事情。
- “你去歇歇儿去罢”:祖母的劝告。
- “别在这里说呆话了”:祖母的忠告。
- “才回园中去了”:宝玉的反应。
注释
- “且说” - 引入下文的某个话题或事件。
- “珍、琏、宝玉三人回去” - 指贾宝玉与其他两位亲人(可能是珍、琏)一同返回。
- “独有” - 突出宝玉的特别情况或行动。
- “到贾母那边” - 宝玉向祖母报告自己的事情。
- “一面述说” - 详细叙述与某人的对话或经历。
- “拿出那块玉来” - 显示宝玉手中持有的某物。
- “大家看着笑了一回” - 描述众人的反应。
- “贾母因命人” - 贾母发出指示,命令他人做事。
- “给他收起去罢,别丢了” - 提醒宝玉要小心保护手中物品。
- “因问” - 引导对话或询问。
- “你那块玉好生带着罢?” - 祖母关切地询问宝玉关于那块玉的情况。
- “别闹混了” - 警告宝玉不要让两块相似的东西混淆或混淆在一起。
- “满帐子都是红的” - 描绘一种场景,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蜡烛被吹灭后的余烬造成的红色效果。
- “贾母说道” - 引述长辈的言论和态度。
- “又胡说了” - 祖母的不满与指责。
- “自然红是有的” - 强调宝玉所说的红色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 “不是说” - 宝玉的辩解或解释。
- “前儿晚上我睡的时候” - 指出宝玉在特定时间做了某些动作。
- “我正要告诉老太太” - 宝玉事先计划告知祖母的行为。
- “今儿个闹了一天” - 描述一天内发生的一连串事情。
- “你去歇歇儿去罢” - 祖母的劝诫。
- “别在这里说呆话了” - 祖母的忠告。
- “才回园中去了” - 宝玉的反应及行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宝玉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家族内部的情感交流和冲突。从诗的结构来看,它遵循了“起-承-转-合”的传统叙事结构,其中“承”部分尤为关键,它承接了前面的情节并为后文的转折作铺垫。通过宝玉与祖母的对话以及他对北静王的描述,诗表达了家族成员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特别是宝玉对那块神秘玉的重视及其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体现了他对于这份家族遗产的特殊情感。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贾母对家族事务的管理方式,以及她在家族中的影响力。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宝玉与家族成员间互动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个体与家族关系的紧张与和谐,以及家族中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