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注释】
“人须”二句:意谓人要能写诗,物要有可入画的特质。
“幽梦影”:明沈周《题徐文长书画》云:“余尝观文长画,奇古纵横,非人力所能为者。然细观之,其笔法、墨迹、纸绢、布帛,无一不与世之所谓工拙相去甚远。”
卷一:指明代文人唐寅《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与秋香在花园里赏花饮酒的情景。
十四:指唐寅《唐伯虎点秋香》。
【赏析】
此篇以“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总括全文。“人须”,指人物,即诗人。“物须”,指景物,即画面。这两句是说,写诗和作画都要求有可入诗可入画的特质。这是对前四句“人生何处不相逢,何必相逢皆一见。人生何处不相知,何必相遇皆不识”的进一步发挥。
首联,从人生方面提出问题:人生何处不相逢,何必相逢皆一见;人生何处不相知,何必相遇皆不识。意思是说,人生处处可以相遇,不必都见面,人生无处不可相识,不必都相识。
颔联,从景物方面加以说明,并举出唐伯虎与秋香在花园里赏花饮酒的事例。意思是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不必都见面;人生何处不相知,不必都相识。这两句话是对前四句的深化和扩展。
颈联,承上启下,从人生两方面展开议论,既肯定了人生的相逢和相识都是值得珍惜的,又指出人生中有许多不必要的往来,甚至有些交往还带来痛苦和灾难。
尾联,再次回到题目上来,总结全诗。意思是说,人要追求可入诗的境界,物要追求可入画的特质。这既是对前六句的总结,也是对后两句的升华。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感情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