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举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予谓物各有偶,儗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庶几相称耳。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

【注释】

幽梦影 · 卷二 · 四十:幽梦影,明末清初文人张潮创作的散文集。卷二 · 四十:第四十篇。

黎举云:「欲令梅娉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黎举说:「我想让梅花嫁给海棠,橘子嫁给樱桃,将芥菜嫁给竹笋,只是时间不同罢了。」

予谓物各有偶,儗必于伦:我以为万物都有匹配的对象,就像人伦一样。比喻万物都有合适的伴侣。

今之嫁娶,殊觉未当:现在的婚姻制度,总觉得不太恰当。

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比如梅花,品质最为高雅;海棠花,姿态极为妖娆。即使他们同时盛开,也不能成为夫妻。

不若梅娉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不如让梅花嫁给梨花,海棠花嫁给杏花,柑橘树的枝头结出佛手柑,荔枝树上结出樱桃,秋天的海棠花嫁给“雁来红”菊花。

庶几相称耳:也许这样相互搭配才合适。

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至于芥菜嫁给竹笋,如果笋有知觉,一定受到像薛仁贵那样的丈夫(“河东狮子”指唐代名将薛仁贵)的拖累。

【赏析】

《幽梦影》是明代文言小品集之一。全书共十二卷,分四部。《题画》、《幽梦影》、《咏物》和《移徙》。其中“题画”一卷,“题画”即题画诗,共四篇;“咏物”一卷,共五篇,分别咏各种花卉木石虫鱼等;“移徙”一卷,共三篇,分别写山水园林、建筑亭台楼阁及居室陈设。

作者在《题画》中曾写道:“余爱种菊,自培其根而种之庭下。岁寒不凋,花时颇茂。”他十分喜爱养花,从培养它的根部开始,把它种到庭院里。它能够经得起寒冷季节的考验而不凋零枯萎,开花的时候也很茂盛。这种精神,与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题画寄托自己的情感、理想。

前两句“黎举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以芥嫁笋,但时不同耳。’予谓物各有偶,儗必于伦,今之嫁娶,殊觉未当。如梅之为物,品最清高;棠之为物,姿极妖艳。即使同时,亦不可为夫妇。不若梅聘梨花,海棠嫁杏,橼臣佛手,荔枝臣樱桃,秋海棠嫁雁来红,庶几相称耳。”作者对梅花和海棠花的搭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梅花和海棠花的品格、气质都很高洁,所以它们不能配成夫妻;而梨、杏、佛手柑、荔枝和樱桃等则可以配成配偶。最后两句“至若以芥嫁笋,笋如有知,必受河东狮子之累矣”,是作者针对前文中提到的“梅聘梨花”、“海棠嫁杏”等说法的反驳。意思是说:如果把芥菜嫁给竹子,那么竹子就一定会因为受到了主人的宠爱而遭受不幸。

全诗通过对梅花、海棠花、竹、橘等的描写和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婚姻的看法。作者认为:事物之间都应该有所匹配,就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但是现实中的婚姻制度却显得有些不适当,所以作者提出:梅花应该嫁给梨花、海棠花应该嫁给杏花等等。最后作者又指出:如果把芥菜嫁给竹笋的话,那么竹笋就会因为受到了主人的宠爱而遭受不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