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何以不冠巾,肯向团蕉老此身。
伏气山中如病虎,图形阁上亦祥麟。
诗吟北固僧宗泐,术授东吴道应真。
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

荣国公姚广孝

其一

英雄何以不冠巾,肯向团蕉老此身。

伏气山中如病虎,图形阁上亦祥麟。

诗吟北固僧宗泐,术授东吴道应真。

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

【释义】

这首诗的首句“英雄何以不冠巾”,意思是问为什么英雄不用帽子戴头。第二句“肯向团蕉老此身”,是说英雄愿意像团蕉一样在山林里度过余生。第三句“伏气山中如病虎”,比喻自己像山中的老虎一样有伏气,但也能像麒麟一样出人头地。第四句“诗吟北固僧宗泐”,“诗吟”是诗歌创作,“北固僧宗泐”是当时名僧宗泐写的诗。第五句“术授东吴道应真”,是指自己传授给东吴的道法应该是真实无伪的。最后一句“特地开科长取士”,是说自己特意为科举考试开设科目选拔人才。然而,诗人感叹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遗漏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诗的前两句写英雄不仕的原因和愿望:英雄为什么不戴上官帽呢?是因为英雄不愿做官吗?还是因为英雄不屑于当官?诗人没有明言,而是用“团蕉老此身”的形象说法来说明,意即英雄甘于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关键。它概括了全诗的主题。

中间两联分别描写了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抱负。颔联以比兴手法写自己虽隐居山林,但有志未酬;颈联写自己曾得过皇帝恩宠并授予官职,但因年老而辞官归隐,所以“伏气山中”;尾联自谦自己是名僧宗泐的弟子,并特别指出自己曾为“科取”之事,意即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并获中举,但因年老而被遗漏。这一联是全诗的重心,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

末联以议论的方式抒发了感慨。诗人感叹朝廷只注意那些有才能的人,而忽略了像我这样有才德的人;同时感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多舛。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富有哲理性。前四句写诗人的身世和遭遇,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深远,耐人回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