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不到武陵溪,试访桃源亦在西。
汉魏两朝同野马,朱陈二姓共鸣鸡。
槽床自漉茅柴易,䆉稏新收玉粒齐。
老我一生长在此,含饴好听小儿啼。
注释
- 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此句表明这是作者在癸丑年的春天,为了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人共同创作的诗歌。
- 一时作者林立:当时有很多诗人参与创作。
- 魏子惟度为之首倡:魏子惟度是这首诗的首倡,也就是主要的倡导者。
- 惟度名宪闽人也:魏子惟度的真名叫魏宪,他来自福建。
- 其八 村居:第八句是关于作者的乡村生活。
- 尘嚣不到武陵溪:意思是外面的喧嚣都到达不了武陵溪。
- 试访桃源亦在西:试着探访桃花源就在西边。
- 汉魏两朝同野马:汉代与魏朝如同野马一般无法区分。
- 朱陈二姓共鸣鸡:朱、陈两姓如同共鸣的鸡一样紧密联系。
- 槽床自漉茅柴易:水槽床可以自己清洗茅草和柴火。
- 䆉稏新收玉粒齐:新鲜的麦穗像玉粒一样整齐排列。
- 老我一生长在此:我在这里度过一生。
- 含饴好听小儿啼:听着小孩的哭声品尝着美味的饴糖。
译文
在癸丑年的春天,我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位诗人共作诗篇。
我们一时之间有很多作者,魏子惟度是这首诗的主要倡导者。
魏子惟度的真名叫魏宪,他是福建人。
我的第八句诗是关于我在乡下生活的情景。
试着探访桃花源就在西边。
汉代与魏朝如同野马一般无法区分。
朱、陈两姓如同共鸣的鸡一样紧密联系。
水槽床可以自己清洗茅草和柴火。
新鲜的麦穗像玉粒一样整齐排列。
我在这里度过一生。
听着小孩的哭声品尝着美味的饴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尘嚣不到武陵溪”表示外界的喧嚣无法影响到这里的宁静,“汉魏两朝同野马”则形象地描述了历史变迁的快速和不可预测性。此外,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简单、平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