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见隋炀事,征辽又复然。
悯忠焚战骨,挂甲向山颠。
流水今犹古,白云去不还。
士人三两辈,艳说大唐年。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亲见隋炀事,征辽又复然”
- 注释: 目睹了隋炀帝的事迹,再次征伐辽东的情景依旧。
- 译文: 亲身见证了隋炀帝的往事,再次征伐辽东的情形依然如此。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通过“亲见”和“又复然”两个词的使用,展现了历史的循环与重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 “悯忠焚战骨,挂甲向山颠”
- 注释: 怜悯忠诚之士的牺牲,他们焚烧了战骨,将盔甲挂在山巅上。
- 译文: 同情那些忠勇的将士的牺牲,他们焚烧了战骨,并将盔甲悬挂在高山之巅。
- 赏析: 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悲壮场景,通过对“怜忠”和“焚骨”的描述,传达了对阵亡将士的哀悼和对其牺牲精神的尊敬。同时,“挂甲向山巅”也形象地展示了战士英勇不屈的精神风貌。
- “流水今犹古,白云去不还”
- 注释: 如同古时的流水一样,白云飘散后不再回归。
- 译文: 就像古老的流水一样,飘散的白云也不再归来。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今”与“古”,表达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主题。通过“流水”和“白云”的象征意义,强调了自然现象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士人三两辈,艳说大唐年”
- 注释: 现在还有几位士人,他们纷纷讲述唐朝的美好年华。
- 译文: 现在还有一些士人在谈论唐朝的美好年华。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代士人的观察和评价。通过“艳说”一词,表现了他们对大唐盛世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认为人们过于关注虚名而忽略了实际。
整首诗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事件感慨和对现实社会批判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中的隋炀帝故事,以及对战场英雄的缅怀,展现了对过去辉煌与悲剧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流水”、“白云”等,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此外,诗中对当代士人的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和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具有历史的深度,也有现实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性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