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淮南令,归来事桔槔。
名山多杖履,田舍有风骚。
爽气虬须动,清言河汉高。
卜邻已有愿,终共隐蓬蒿。

注释:

不作淮南令:不做淮南的县令。

归来事桔槔:回到故乡后,种地劳作。

名山多杖履,田舍有风骚:山上有许多人拿着拐杖行走,田野里有很多有才华的人。

爽气虬须动,清言河汉高:清爽的氛围让人振奋,高尚的志向让人敬佩。

卜邻已有愿,终共隐蓬蒿:已经找到了邻居,最终还是要隐居在荒野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归隐田园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不作淮南令”,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做淮南的县令,因为那是一种束缚和劳累。诗人选择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为伍,过一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

第二句“归来事桔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日常生活。他不再为生计奔波,而是专心致志地种地,享受耕种的乐趣。

第三句“名山多杖履”,描绘了诗人喜欢在山间漫步的景象。他经常带着拐杖,在名山上行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第四句“田舍有风骚”,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他在田间劳作,与乡亲们交流,感受着生活的乐趣和满足。

第五句“爽气虬须动,清言河汉高”,形容了诗人心境开阔,志向高尚。他的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一股清新之气,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最后一句“卜邻已有愿,终共隐蓬蒿”,诗人已经找到了一个理想的邻居,最终决定一起隐居在荒野之中。这是一种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画面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