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荣枯见,人情陵谷纷。
青山久念我,白雪尚惭君。
曝背分朝旭,书灰共夜分。
灞桥何处是,高卧惜离群。
【注释】
雪后怀环:诗人以”环”代指友人,怀念友人。极魏都:极,到。魏都,指魏国都城邺城。谏:规劝。
世事荣枯见:人生世事的盛衰变化。
人情陵谷纷:世态人情的变化无常。
青山久念我,白雪尚惭君:你对我的思念之情像青山一般长。我对你惭愧,因为大雪中你仍不忘来探望我。
曝背分朝旭,书灰共夜分:早晨,我们一同晒着背脊,迎接朝阳;晚上,我们在灯下互相写信,直到天明。
灞桥何处是,高卧惜离群:不知那灞桥在何处?只有高卧深山,才舍不得离开这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深沉,笔调委婉含蓄,意境清丽高远。
“世事荣枯见,人情陵谷纷。”开篇两句写诗人对世事人事的感慨。诗人认为世事的更迭、人事的兴废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过于忧伤或得意。接着,又进一步指出人情世态变化无常,难以琢磨,从而抒发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青山久念我,白雪尚惭君。”第三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青山”比喻友人,表达出自己长时间地想念着朋友。“白雪”则是指诗人自己的一片纯洁的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纯洁高尚情操的赞美和敬佩。最后一句中的“愧”字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给友人带来欢乐而感到羞愧的心情。
“曝背分朝旭,书灰共夜分。”第四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在清晨或夜晚相互交流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清晨时,他们一同晒着背脊迎接朝阳;夜晚时,他们则在灯下写信,一直到天明。这种相互陪伴、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情境让人倍感亲切和温馨。
“灞桥何处是,高卧惜离群。”尾联写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灞桥,是古时长安东面的一个桥梁名,也是古代长安通往河南一带的重要交通要道。在这里,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感叹如今不得不告别离去。他只能高卧山林,珍惜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不愿离开他们。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笔调委婉含蓄,意境清丽高远。通过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进行描绘,展现了他们对彼此的关爱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