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
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
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
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
这首诗是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作品,作者是黄培芳。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曾担任过广东省省长等职务。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水涨声潺潺 —— 新涨的水声在渠中流淌,声音清脆悦耳。
溪流暗沉沉 —— 溪流在黑暗中流动,仿佛泼墨般浓重。
一炬犀光照 —— 点燃的犀牛灯照得明亮而耀眼。
百重蜃气漫呵嘘 —— 无数层海市蜃楼在空中飘动,仿佛在呵斥着什么。
风尘待浣三千牍 —— 风吹尘土,需要洗涤的文书堆积如山。
海国谁磨十万书 —— 海外的国家,谁能磨砺出十万卷的书籍?
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 —— 解开这尺波的秘密,让混沌的世界恢复宁静;不让至高智慧的人感叹水中没有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淡水八大景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