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仪令色;允武允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和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此题为“集句联”,要求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令仪令色”出自《尚书·益稷》,意思是形容人的仪容端庄美好,举止优雅。“允武允文”出自《尚书·皋陶谟》,意思是既能够用兵作战,又能够文雅地处理政事。据此可知全诗为:
令仪令色,宜民宜事;
允武允文,能文能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排律,其原文如下:
令仪令色,宜民宜事;
允武允文,能文能武。
这首诗的意思是:具有优美的仪表和容貌,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又能够处理国家大事;有勇有谋,既有军事才能又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礼仪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人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礼仪制度。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礼仪制度一直是被重视的。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赞美一个理想的官员形象来强调礼制对政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