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新声总可怜,偶闻古乐辄思眠。
删诗手笔非无意,订定关雎第一篇。
【注释】
靡靡:柔靡。新声:指当时流行的靡靡之音。关雎(jū):《诗经》第一篇,相传是周文王所作。
【赏析】
诗中以诗人对古乐的爱好与对新乐的厌恶作对比,说明作者喜爱古乐,反对新声。
“靡靡新声总可怜,偶闻古乐辄思眠。”
新声:指当时流行的靡靡之音。关雎:周代的《诗经》第一篇。《毛诗序》说:“《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欲民监督也。”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是表现一个男子追求一个贤妻良母,而这个理想中的贤妻良母又是一个女子。
这两句说:靡靡的新声总是令人感到可怜,每当偶尔听到古乐的时候就会想到要睡觉。这里的“总”,就是全、都的意思;“怜”是爱的意思。从“总”字看,似乎有“无一例外地”之意。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新声都令人怜爱,而是那些淫荡靡丽之声最令人怜爱。
【译文】
新声总是令人觉得讨厌,偶然听到古乐便想睡觉。
删诗之人并非无意,定下《关雎》为首篇。
【解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乐的喜爱之情,认为古乐比新声更加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