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负倾城色,羞争时世妆。
媒多仍不字,对镜自丹黄。
【注释】
①倾城色:倾国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②争时世妆:指追求时髦的打扮。③媒:媒人,介绍男女成婚的人。④对镜自丹黄:指自己照镜子画胭脂、画眉毛。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因貌美而不嫁,在媒人说合后仍自守贞操的故事。诗中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现了主人公的自尊和不慕虚荣的性格。开头两句写其容貌之美;中间两句写媒婆为其说亲,她却拒不应诺;最后两句写她在镜中化妆,以表示对媒婆的不满。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实。
为负倾城色,羞争时世妆。
媒多仍不字,对镜自丹黄。
【注释】
①倾城色:倾国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②争时世妆:指追求时髦的打扮。③媒:媒人,介绍男女成婚的人。④对镜自丹黄:指自己照镜子画胭脂、画眉毛。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因貌美而不嫁,在媒人说合后仍自守贞操的故事。诗中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现了主人公的自尊和不慕虚荣的性格。开头两句写其容貌之美;中间两句写媒婆为其说亲,她却拒不应诺;最后两句写她在镜中化妆,以表示对媒婆的不满。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平实。
注释: 莽莽天如梦,萧萧岁又残。 形容天地广阔无边,像在梦中一样渺茫,岁月又如此的凋零、残破。 苦持惊坐刺,未觅疗狂丹。 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却找不到能够治疗疯狂之病的良方。 烛尽为欢短,金空结客难。 蜡烛燃尽了,欢乐也随之结束;金钱耗尽,结友也变得困难。 远山青眼待,日暮独凭阑。 远方的青山仿佛在等待着我的目光,而当太阳落山时,我却独自一人依靠栏杆。 赏析:
《旅兴其一》的诗意是: 风雪满苏台,寒衣尚未裁。 亦知无赖甚,底事不归来。 剑气长虹坠,箫声大鸟哀。 家书多苦语,几度绉眉开。 注释: 1. 苏台:指江苏苏州地区。 2. 寒衣尚未裁:意指冬天来临,衣服还没有来得及缝制。 3. 无赖甚:形容某人行为无赖。 4. 底事:为何。 5. 长虹坠:比喻剑气如彩虹般坠落。 6. 大鸟哀:形容箫声如同鸟儿的鸣叫,充满悲哀。 7. 家书多苦语:收到家人来信
曼声吟断处,比舍笑言哗。 醉梦由柯蚁,官私总井蛙。 相亲惟有月,欲赏已无花。 我亦耽行乐,天空隐碧霞。 译文: 在喧嚣中吟咏,周围的邻居却嘲笑不已。 沉醉于梦中如同蚂蚁一般,而对官场的束缚如同井底之蛙。 虽然与亲友亲近,但想要欣赏自然之美已经没有机会了。 我也热爱这种享乐生活,天空中的彩霞隐藏在云层之中。 注释: 1. 曼声吟断处 - 曼声:形容诗歌朗诵时的抑扬顿挫。 2. 比舍笑言哗 -
注释: 摩挲不敢试,气已逼人来。——用手触摸不敢尝试,气息已经逼近人。 烈士包身胆,沙场百战才。——烈士的胸膛里装着勇敢的心,在战场上经历百战方显英雄本色。 风雷馀怒在,金石霎时开。——狂风暴雨般的愤怒仍在,刹那间就能打开金石。 利钝皆天意,休将废物猜。——锋利和钝拙都是天意安排,不要以为废物就可以随意猜测。 赏析: 《和随园集中咏物子敬索赋 其二》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
【注释】 旧书楼:旧日的读书楼。高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白:同“伯”。共浮:一起浮泛(游赏)。并作:一并看作,一并当做。五更愁:深夜时分的愁苦。霜气欺孤枕:冷霜侵袭着枕头,形容夜深。昏镫:昏暗的灯光。刺倦眸:刺痛了疲倦的双眼。诗魂招不得:无法招唤诗魂。飞过大江头:像飞鸟一样渡过大江。 【赏析】 这首《旅兴·其六》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描写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引起的愁绪。 首句“梦入旧书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岁月流逝,听闻康了: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年复一年地聆听着“康”的声音,这声音可能代表着安宁或悲伤。 2. 青袍上累积着泪水:穿着象征地位与权力的青色官袍,上面却积存了因哀伤而流下的泪痕。 3. 新婚时惊扰了寡妇:在新婚之时,他的到来惊扰了孤身寡妇的生活,可能给她带来不安。 4. 市井中的笑谑王孙:他在市井中受到了嘲笑和轻蔑,如同被遗忘的王孙。 5.
注释:在小溪旁坐着弹琴,没有人倾听,自己却能分辨出音律。文人感到了暮气,我们怀着秋天的心情。瘦弱的身体已被愁苦所侵蚀,粗俗的才能被命运所束缚。不愿拿尘世的镜子照自己的容貌,恐怕有两鬓斑白出现。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表现了一种孤寂落寞的情怀。“蘖下坐调琴,无人自审音”,意思是说独自坐在小溪旁弹奏琴瑟,没有人聆听;“斯文”指的是文人雅士,“惊暮气”指文人因年岁增长而感到的衰飒之气
【注释】 ①饮啖:吃食。依然:还是。寒温:温度。苦未工:病得不轻。狸:野猫。送雁:指送别雁行,古人有“送雁”之习,因雁行成列,故称。惊鸿:比喻女子轻盈飞去的背影。三升豆:即三斗豆,古代量器容量名。五斗葱:即五斗葱,指葱。②人情原:人的情意本来。薄:少。我命自:我的寿命自己。难丰:难长。③《庄子·逍遥游》:“鹏之大也,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诗作
【注释】 1、锋铓:刀剑等锐利的金属刃口。 2、百炼:古代传说,宝剑需经过一百次冶炼才能制成。形容极其珍贵。 3、善藏:善于隐藏,指能够发挥其作用时。 4、能断:能施展才能,指有奇才。 5、浮云诀:用来形容事物像浮云一样飘散开去。 6、银环消息断:比喻事情或消息已失去联系。 7、美人猜:美人指所咏之物。猜测其价值。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怪底锋铓敛”写物主对这把刀的喜爱,因它锋利无比
注释: 珍重美人词,含情语所思。 珍重的是美人的词句,我深情地思念着。 滔滔皆是也,去去欲何之。 世间的纷扰如此众多,我为什么要去远方呢? 驴背新诗料,鸢肩旧酒卮。 我背上的新诗料和酒杯都装满了。 梅花深雪里,春到有人知。 梅花在深深的雪里开放,春天的到来让我知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对于世界、对于自然的独特感受。诗人感叹世态炎凉,人世间的纷忧复杂
注释:清澈的潭水可以映照出人的影子,儿童正用钓线在水面上理线。浑河天空中半空中落下,深浅的水谁能知道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失题”为题,实则不写景物,而是借景抒情。首句“潭水清堪鉴”,写水之清。潭水之清可与明镜相映,可见其清澈透明。第二句“儿童理钓丝”,写人之纯。童稚之童,天真无邪,他们正在用钓线在水边整理着钓鱼用的丝线。第三句“浑河天半落”,写天地之大。浑河水从高空中流下
【注释】 ①失题:《诗经·小雅·北山》有“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之句。这里用它来表示诗人的心境是坚定而执着的。③针穿心上线:比喻用心良苦,锲而不舍。④镜中花:比喻虚幻不实的东西。⑤霞:指日出时天空出现的彩云。⑥消:消散、消失。⑦一点:指一小块。⑧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思考,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痛苦
【注释】同调: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黄檗:即黄檗树,一种落叶灌木,皮可入药。万聋虫:形容声音之大。 赏析:此诗是作者失意时所写,表达了他对知音难求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渴望。 失题 其四 同调意难觅,知音近亦空。 鼓吟黄檗下,惊散万聋虫。 释义: 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却难以遇到;即使找到了知音,也常常因为一些误会而感到失望。 在黄檗树下弹奏乐器,声音之大,足以惊散所有的聋子。
【注释】对镜:对着镜子。各有得:每个人有自己所得。吟声:指读书声。窗隔:隔着窗户。幽意:深微之意。谁知:谁能知道。中庭:院子中央。奇石:奇特的石头。 【赏析】诗人以清雅之笔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庭院图,抒发了自己独享清凉之感
【注释】: 1. 漏三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指夜里十一时到凌晨一时。 2. 孤眠梦易惊:独自睡觉容易做梦而惊醒,意指孤独。 3. 犬声听渐近:听到狗叫声越来越近,指听到了邻居家的犬吠声。 4. 邻巷有人行:听见邻舍的狗叫,有人走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酷热难耐的暑夜,独自在房中睡眠的情景。 首二句“隐隐漏三更,孤眠梦易惊”写环境与心境。诗人用“漏三更”来点明时间
【注释】 幽虫:蟋蟀。子敬:人名,这里指诗人的朋友。四座:四面坐着的人。悄无言:静悄悄的。暗露滴风叶:微风吹动树叶,滴滴凉水从枝叶上滴落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夜与友人相聚时所写。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幽虫吟复歇,灯影惨将灭”,这是对夏夜环境氛围的渲染,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夏夜,四周静悄悄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鸣叫不已,忽然之间又停息了;灯光摇曳不定,快要灭了。这两句是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