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社抛荒遍草莱,常留瀑布怒涛豗。
探源直上层峦去,寻径遥看曲水来。
草尽云根飞野马,山空地底走晴雷。
游人载酒临流赏,应酹黄公一巨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春申涧

吟社抛荒遍草莱,常留瀑布怒涛豗。

探源直上层峦去,寻径遥看曲水来。

草尽云根飞野马,山空地底走晴雷。

游人载酒临流赏,应酹黄公一巨罍。

注释:

  1. 春申涧:指春季时的水涧。春申,古地名,这里借指春日里的水涧。
  2. 吟社: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这里指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3. 草莱:草地和野草。
  4. 瀑布:指从高处流下的水瀑。
  5. 豗:冲突、碰撞。
  6.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
  7. 寻径:寻找道路。
  8. 云根:指云雾缭绕的地方。
  9. 野马: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10. 晴雷:晴朗天气下的雷声。
  11. 游人:指游玩的人。
  12. 应酹(lèi):应该用酒祭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吟社抛荒遍草莱,常留瀑布怒涛豗”,描绘了春天里,吟社的场所已被草莱覆盖,但仍有瀑布如怒涛般奔腾。这里的“吟社”是指文人雅集的地方,而“草莱”则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对比“吟社”的繁华与“草莱”的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颔联“探源直上层峦去,寻径遥看曲水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看到一条条小溪蜿蜒流淌,如同在山间穿行。这里的“直上”和“遥遥”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颈联“草尽云根飞野马,山空地底走晴雷”,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景象。诗人看到了草木繁盛、云气缭绕的景色,同时也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雷声。这两句诗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游人载酒临流赏,应酹黄公一巨罍”,则是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的抒发。诗人邀请游客一起来到河边,一同欣赏春天的美景,并准备了美酒以示欢迎。最后一句“应酹黄公一巨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春天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