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憩松关日半曛,遥遥江岭路中分。
回头种玉亭前路,万叠春山入暮云。

【注释】

挂角寺:在今安徽宣城西南。孝山:孝感山,在湖北孝感县。憩(qì):休息、小憩。松关:指松岭关口。曛(xūn): 夕阳。遥遥: 遥远貌。种玉亭:在孝感山之阴。万叠:形容山峰高耸重叠。暮云:傍晚的云气。

【赏析】

《寄孝山》是诗人在宣城的挂角寺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宣城出发去孝感山途中所见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一憩松关日半曛”,写诗人在松岭关小憩后,天已近黄昏,太阳斜挂在半空中,给大地罩上一层淡淡的余晖。第二句“遥遥江岭路中分”,写出了作者离开挂角寺往孝感山进发时,眼前所见的一片茫茫大江和连绵起伏的群山。“遥遥”表现了江路漫长曲折,而“中分”表明了江与岭相夹,把一条道路分成了两段。第三句“回头种玉亭前路,万叠春山入暮云”,描写诗人继续前行,来到孝感山脚下的种玉亭。他回头看去,只见那层层叠叠的群山仿佛在晚霞中逐渐隐没。这里的“种玉亭”是孝感山的一座亭子,因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有《题种玉亭》诗而得名。诗人用“种玉亭”作起点,既点明了行程的起点,也烘托出了诗人行进中的兴致和愉悦之情。“万叠春山入暮云”一句,更是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远山如黛,层峦叠嶂,青翠欲滴;近处则是层层叠叠的青山,宛如翡翠,苍翠欲流。

全诗以“挂角寺寄孝山”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由挂角寺出发到孝感山的路途,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眼前的美景与心中的感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图。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