秾艳惟应占早春,一枝偏发授衣辰。
谁倾篱下忘忧物,恰遇源中避世人。
繁坞秋深吹绛雪,寒林霜冷坼红鳞。
欲攀芳树愁摇落,憔悴刘郎旧日身。

【赏析】

《九月桃花》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绝。此诗前四句写桃花,从“一枝”着笔,先写桃花的艳丽;再写桃花在早春中最先开放,为人们带来欢乐;接着写谁把花枝放在篱下以忘忧物,恰遇到这避世之人(指作者自己);后四句写秋天的桃花,用红鳞、绛雪等比喻,写出了桃花凋落的景象。整首诗通过咏桃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注释】

九:数词。泛指多数。

秾艳(nóngyàn):鲜艳而美丽。

惟:只,仅。

授衣辰:指立冬后的第一天。

谁倾:是谁。倾心于,倾慕之。

源:溪涧。

繁坞:密林。

绛雪:红色如雪。

坼:裂开。

刘郎:即“刘晨”,晋朝人。他与同乡入山采药,遇仙女,欲与之结为夫妻,后被邀回家,家人已不知其去向,故称仙人。

【译文】

鲜艳的花只有早春时节才开放,一枝花开独自开放授衣辰。

谁能倾心把花枝插在篱边忘却忧愁?恰巧遇到这隐士避世于源头。

密林深处秋天吹起红如绛雪,寒林中霜冷裂开红鳞。

想攀上这盛开的桃树却愁得摇落,憔悴的刘郎昔日也身有伤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