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趋朝万里途,夕阳行色乱平芜。
近南已觉猿声苦,向北初看雁影孤。
落叶秋灯明驿舍,片帆寒雨下江湖。
竹西傲吏犹高卧,君到应知病欲苏。
南安送程五舍人入都兼寄王十一司理词客趋朝万里途,夕阳行色乱平芜。近南已觉猿声苦,向北初看雁影孤。落叶秋灯明驿舍,片帆寒雨下江湖。竹西傲吏犹高卧,君到应知病欲苏。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南安送程五舍人入都兼寄王十一司理》的全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词客在赴朝路上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深思念。
“词客趋朝万里途”一句,诗人以“词客”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执着追求。他渴望能够为朝廷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面对漫长的仕途之路,诗人不禁感到一丝迷茫和孤独。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夕阳行色乱平芜”,夕阳西下,道路两旁的田野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然而,诗人却无心欣赏这美景,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否能够一帆风顺地走下去,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执着与坚守。
“近南已觉猿声苦”一句,诗人以“猿声”作为听觉的载体,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声音的表达。他发现,随着距离京城的逐渐接近,身边的猿猴叫声变得越来越凄厉而悲凉。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他对京城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向北初看雁影孤”。当诗人抬头望向北方的天空时,他发现一群大雁正排成整齐的队形飞翔。然而,这些大雁似乎并不愿意陪伴他一起前往京城,而是选择了独自前行。这让诗人深感孤独与无助。他不禁感叹道:“雁影何曾伴我行。”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落叶秋灯明驿舍”一句中,诗人以落叶和秋灯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凄凉的氛围。他发现,在这寂静的夜晚,驿站中的灯火却异常明亮。他忍不住好奇地走过去观看,却发现只有一盏孤零零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这种孤独感让他倍感压抑,也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竹西傲吏犹高卧”一句,诗人以“竹西”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他发现,在这片静谧的环境中,一个傲吏仍然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这种慵懒的姿态让诗人感到十分羡慕。他不禁感慨道:“君到应知病欲苏。”如果这位傲吏真的能够来到京城,那么他一定会因为这里的繁华和喧嚣而感到兴奋不已。然而他却依然保持着高枕无忧的态度,让诗人感到十分惋惜。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词客在赴朝路上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家乡和朋友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传达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