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踪迹似浮萍,千里回流溯剪瓶。
入夏始知芳草绿,向南频见远山青。
高低沙际鸦迎缆,疏密林间水绕亭。
风景渐同江左秀,归欤何必怨湘灵。

南旺道中

凄凉踪迹似浮萍,千里回流溯剪瓶。

入夏始知芳草绿,向南频见远山青。

高低沙际鸦迎缆,疏密林间水绕亭。

风景渐同江左秀,归欤何必怨湘灵。

注释:

  • 凄凉踪迹似浮萍:形容自己像飘浮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无定。
  • 千里回流溯剪瓶:描述在长途旅行中,如同回溯至过去的剪影,感受到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 入夏始知芳草绿:指随着季节的转换,到了夏天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离去和新绿的生长。
  • 向南频见远山青: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远方连绵不绝的青山。
  • 高低沙际鸦迎缆:描述了在旅途中遇到不同高度的沙丘,以及天空中飞翔的乌鸦迎接着船缆的动态景象。
  • 疏密林间水绕亭:描绘了树林间水流环绕的景色,给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感觉。
  • 风景渐同江左秀:意指沿途所见的美景与江南地区的风景相似,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慨。
  • 归欤何必怨湘灵:表达了对于归途的渴望,但并不需要因为旅途的辛苦而抱怨或怨恨湘灵(湘江女神),而是珍惜这段旅程带来的体验和回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南旺道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凄凉踪迹似浮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而“千里回流溯剪瓶”则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颔联“入夏始知芳草绿”和“向南频见远山青”则通过对季节变化和地理景观变化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思考。颈联“高低沙际鸦迎缆”和“疏密林间水绕亭”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美丽风景,既有动态又有静态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之中。尾联“风景渐同江左秀,归欤何必怨湘灵”以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态度和情感,既珍惜旅途的美好,又无需因旅途的艰辛而产生怨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