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守则成功,烂焉,帝有恩言,永奠东南半壁;
谟猷之入告,嘉矣,公胡死继,可齐前后出师。
【注释】
①挽张之洞联:指为纪念张之洞而写的挽联。张之洞,湖北武昌人,清末大臣,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职。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1903年死,谥文襄,称张文襄。②封守则成功:封守,镇守;成功,取得胜利。③烂焉:烂,腐烂,比喻失败。④帝有恩言:皇帝有恩赐的言语。⑤永奠东南半壁:东南,指南北方向;奠,安定;半壁,一半领土。⑥谟猷之入告:谟猷,谋略;入告,报告,这里指上报朝廷决策。⑦公胡(wū)死继:公胡,对死者的尊称。⑧可齐前后出师:可齐,可以比拟;前后出师,先后出兵打仗。
【赏析】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与张之洞等人主张和日本议和。张之洞坚决主战,但因受慈禧太后和荣禄压制,最后不得不接受“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张之洞死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写诗哀悼,并请黄遵宪代拟挽联,其中有:“封守则成功,烂焉,帝有恩言,永奠东南半壁;谟猷之入告,嘉矣,公胡死继,可齐前后出师。”此联即为此所作。
上联的意思是说,你镇守一方取得了成功,国家因此得以安定,皇帝也赐予了你的恩惠。下联的意思是说,你上报朝廷的谋划很好,你为国家牺牲了生命,可以和前后死去的人相比美。
整副挽联表达了对张之洞主战派的同情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清政府投降政策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