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中流《瓠子歌》,淮南落日渡黄河。
不知底绩司空日,销尽金钱尔许多。
《渡黄河有感》
一曲中流瓠子歌,淮南落日渡黄河。 不知底绩司空日,销尽金钱尔许多。 赏析:
诗词原文:
一曲中流瓠子歌,淮南落日渡黄河。
不知底绩司空日,销尽金钱尔很多。诗句解析:
- “一曲中流瓠子歌”:这句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感受。瓠子是古代的一种容器,用来盛水或谷物,这里比喻黄河水的浩渺与力量。
- “淮南落日渡黄河”:描述的是诗人在黄昏时分渡黄河的情景,淮南指今天的安徽省一带,落日则强调了时间是在傍晚。
-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一曲中流的瓠子歌声响彻,淮南的夕阳下我渡河黄河。
我不知道这司空的日子将何时结束,金钱如山般消失不见。
- 注释:
- 瓠子歌: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常以瓠子为象征,表现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 司空日月:泛指长久、漫长的日子,这里暗示时间的流逝。
- 底绩:可能意为“终结”或“结果”。
- 销尽金钱:形容金钱消耗殆尽,比喻世事变迁无常。
- 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通过对黄河和落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人生的感慨。
- 意境宏大:诗中的“一曲中流瓠子歌”和“淮南落日渡黄河”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画面,使人感受到黄河的伟大与壮丽。
- 哲理深邃:通过对比“底绩”和“销尽金钱”,诗人表达了对于时间无情、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对财富和名利看淡的生活态度。
《渡黄河有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