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松日夜望松高,沧海沉冥一世豪。
领取十年真实意,与君洗耳听松涛。
注释:种松的人日夜盼望着松树能够茁壮成长,沧海的沉冥一世豪情。领取十年的真实意图,与您一起聆听松涛。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朋友六十岁寿诞的诗作。诗人用“种松”比喻友人,用“沧海沉冥一世豪”形容其一生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对友人高远志向的赞赏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长久陪伴、互相支持的祝愿。最后一句,诗人借用“洗耳听松涛”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和支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种松日夜望松高,沧海沉冥一世豪。
领取十年真实意,与君洗耳听松涛。
注释:种松的人日夜盼望着松树能够茁壮成长,沧海的沉冥一世豪情。领取十年的真实意图,与您一起聆听松涛。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朋友六十岁寿诞的诗作。诗人用“种松”比喻友人,用“沧海沉冥一世豪”形容其一生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对友人高远志向的赞赏和敬佩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长久陪伴、互相支持的祝愿。最后一句,诗人借用“洗耳听松涛”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和支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小楼 其五》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小楼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居近青莲社,庄严百堵兴: - “居近青莲社”:住在靠近莲花社的地方。青莲社是古代佛教的一个修行场所,这里可能指的是与佛学有关的社区或寺庙。 - “庄严百堵兴”:因为接近佛教圣地,周围环境变得庄严而富有生机。 2. 闲踪忘拜佛,冷眼偶看僧: -
【注释】 小楼其二:诗题是《小楼》,第二首。龙侣:喻指志同道合的战友。回翔各有群:各自飞回原处,各有所依。腐儒:迂腐之儒。一死:指以身殉职。聊复壮吾军:聊且为军队增添壮气。择地身何洁:择地而居,身体何其洁净。滔天诉岂闻:滔天之冤何曾传到过陛下耳中?威凤见:威武之鸟出现。枭獍任纷纷:枭、鸱,两种猛禽,喻凶恶之人。纷纷:众多,形容人众多。 【赏析】 此篇写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攻下南京后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小楼》诗之一。全诗如下: 诗句释义: 1. "最忆江边寺,常应梦里游" —— 我最怀念的是江边的寺庙,常常在梦中去游历。 2. "再过僧渐老,独坐室如秋" —— 再次经过的时候,和尚们越来越老了,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就像秋天一样。 3. "梵响仍如寂,松声去复留" —— 佛音仍然寂静,松涛声离去后又留下。 4. "百年尘土质,何日复归休" ——
【注释】 1.小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此诗应是诗人在蜀中时所作。其八,指这首诗的第八句。 2.还容膝:形容居室狭小。还字有“还留”的意思。 3.时艰:国家多难,政治腐败。 4.负人:辜负他人。 5.佳客:指志同道合的人。佳客,美好之客。 6.亲:亲近。 7.未假:未曾借用。借指未能得到机会施展才华。 8.长污:长期被污染。 9.相柳:指晋傅咸的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小楼 其三 识字丛忧患,真言在简编。 见知无有尔,未济竟终焉。 齿豁空诸味,心枯泯众缘。 傥稍留四大,还欲补诸天。 译文: 我从小学习识字,但总被忧愁所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只能在简单的文字中体现。当我得到他人的赏识时,却总是无法长久维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牙齿变得不完整,失去了许多食物的味道。我的心也变得空洞,失去了众多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能够稍微保留住自己的身体
【注释】: 小楼,即《小楼赋》的“小楼”。其一:指第一段。孤月仍圆夜,凭栏雨暂休:意思是说,虽然天空中一轮明月还是那么完整,但因为昨夜下过一场大雨,所以现在天还没有放晴。雨暂休:雨暂时停歇了。凭栏:靠在栏杆上。雨暂休:形容雨势小了些。车喧入雷部,屋小似神楼:意思是说,车辆喧闹声传入雷部,小楼虽小却像神仙居住的神楼一样。驱愁生事在,端不废吟讴:意思是说,消除忧愁的办法在于做官当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号放翁。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初年的政治动乱,他的爱国诗作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小楼 其七: 苌楚乐无知,人天岂两歧。 愿伸无鬼论,一断有情痴。 书润心苗后,茶甘舌本时。 些微足资老,归尽更何疑。 注释: 1. 小楼:可能是作者居住或创作的地方。其七:这是诗的序号,表明这是陆游的一首诗。 2. 苌楚
【注释】小楼:即《登科后》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忘经(zhòng),忘却了经书的学习。多眠损:睡多了损害了。道心:指修道之心。暂清尘漠漠,偏驻雨淫淫:暂时的清凉,只有这一片土地;偏有的雨水,又滋润了大地。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小楼中饮酒作乐、欣赏美景,并思念故人的情景。首句写诗人在小楼中忘却了经书的学习,沉醉于酒色之中。二句写自己睡多了,损害了修道之心
宿龙泉庵 月黑度云根,高寒不可扪。 全凝苍霭色,始觉夜山尊。 竹雨穿舆入,溪雷隔岭奔。 欲投僧寺宿,灯火辨松门。 注释: 1. 月黑度云根:夜晚的月光被乌云遮挡,无法看清云层的边缘。 2. 高寒不可扪:形容山势高峻,寒冷刺骨,难以攀登触摸。 3. 全凝苍霭色:整个山林都被笼罩在一片苍茫的雾气中,看不清景色。 4. 始觉夜山尊:在夜色中,才发现那些巍峨的山峰是如此崇高。 5. 竹雨穿舆入
《景文诚公挽诗·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挽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陈曾寿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不尽相逢泪,遗馀到死丝。 描述了诗人与景文诚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心寒温室话,情烛太行巇。 描绘了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和冲突,如同在寒冷的温室中交谈,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汲黯茶常挈,诚悬笔暂持。 体现了景文诚公虽身处逆境,却仍坚持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通过这些诗句
诗句释义: 1. 蹀躞三挝意未平 踱步三次,心中不平。"蹀躞"指缓慢而有序的步行。 2. 凉宵顾曲每同行 "凉宵"可能是指清冷的夜晚,"曲"在这里可能是指音乐或舞蹈。"每"表示经常。 3. 相思只在歌声里 相思之情只存在于歌声之中。 4. 解事今谁青兕生 "解事"可以理解为懂得世事,"青兕"可能是某种神兽或象征力量和智慧的存在。 译文: 踱步三次,心中仍然不能平静,
苏堪六十岁生日,其八。 谈艺论兵两不穷,掀髯曾起抱冰翁。 何时更上南楼醉,历历晴川落酒中。 注释:苏堪(1426-1493),字子美,号西樵,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是明朝中期著名文学家杨慎的学生,也是杨慎的好友。他擅长诗词,尤长于歌行和乐府诗。他的作品风格豪迈洒脱,富有个性,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艺论兵两不穷,掀髯曾起抱冰翁。 译文:谈论艺术与军事两不穷尽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作品风格以含蓄、深沉著称。这首诗是他在海棠木瓜节上,师自西陵归持赠给他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祝愿。 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芳馨入握自移时,谁报琼琚绝妙辞。 “芳馨入握”形容海棠花香气扑鼻,让人陶醉。“自移时”则表示海棠花的香气似乎能停留很长时间,不散去。“谁报琼琚绝妙辞”则是说有谁能够像赠送美玉一样
【注释】 苏堪:即苏辙,北宋文学家。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陶子麟: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诗的鼻祖。 【赏析】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是作者对朋友苏辙六十岁生日而作的一首诗。诗的前半部分赞美了苏辙的高尚品质和才华;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信心和期望。 第一、二句“敛手孤吟气更新,闲居岁月郁嶙峋”,意思是说苏辙在闲居期间,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不随波逐流
【诗句释义】 苏堪:苏轼的别号。 六十:六十岁。 其四:这是第四首诗,是作者在六十岁生日时写的。 花近高楼竹满廊:花儿靠近高高的楼宇,竹子布满楼廊。 几回:几次。 听雨疏帘坐:听外面下雨的声音,隔着稀疏的帘子坐着。 消得:能够。 人间一味凉:人间只有一丝清凉。 【译文】 花园里靠近高楼,竹子布满了楼廊,园子的规模与楼的高度正好相称。 几次听雨声,隔着稀疏的帘子坐下来,能体会到人间只有一丝清凉。
苏堪六十岁生日 其三 诐辞知蔽遁知穷,末世逃禅等捉风。 得正由来出生死,先生密语在檀弓。 注释: 诐辞(pì cí):偏激的言辞。 知蔽:知道被蒙蔽。 遁知:躲避知识。 穷:穷尽。 末世:指衰败的时代。 逃禅:逃避佛教。这里用“逃禅”比喻逃避现实。 等捉风:像捕捉风一样难以捉摸。 得正:得到正确的道理。 由来:从来。 先生:指孔子。 密语:隐秘的话语。 檀弓:古代的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