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湘江水,春来贯洞庭。
浪摇天地白,山积古今青。
静想茶烟飏,虚传竹泪零。
风前三弄笛,何处觅湘灵。

洞庭湖的美景总能让人心旷神怡。陈沆在其诗《洞庭舟中望君山》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体现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作者简介
  • 陈沆(1785—1825),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清代“古赋四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其学识渊博,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有汉魏风韵。
  1. 诗句注释
  • 九派湘江水,春来贯洞庭:描述了湘江的水系众多,春天时它们汇入洞庭湖的景象。
  • 浪摇天地白,山积古今青: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湖水与山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观的画卷。
  • 静想茶烟飏,虚传竹泪零:诗人在静谧的时刻想象着茶香袅袅上升,而竹子则随风摇曳,似乎也在低声诉说什么。
  • 风前三弄笛,何处觅湘灵: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诗人不禁在思索,如何才能在这浩渺的湖面上找到那位传说中的湘灵。
  1. 整体解析及鉴赏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洞庭湖畔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白银盘”和“青螺”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洞庭湖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心中的宁静与平和。
  • “不知何处寻湘灵”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好奇,也体现了他对超脱世俗、寻找内心平静的渴望。

陈沆的《洞庭舟中望君山》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