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山中路,车声听不喧。
野云多在树,春水不离村。
诘屈乡音换,艰难战垒存。
麦田含宿雨,作意向人翻。
【注释】
甲戌:农历四月。孝感道中:在孝感道上。半日山中路:走了一上午山路。车声听不喧:车声很小,几乎听不到。野云多在树:野外的云彩大多落在树梢上。春水不离村:春天的河水流经村庄。诘屈乡音换:用曲折的方言说话。艰难战垒存:艰难的战争还在进行。麦田含宿雨:麦田上还留着昨晚的雨水。作意向人翻:像要飞向人的心意一样。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四月初至成都的途中所作的五律。首联写诗人在山中小路行进的情景。“半日”“车声”,表现了行路之久和旅途之劳;“喧”字又写出了车声的细小,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气氛,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人所处之地环境之清幽。颔联写诗人所见景色:“野云多在树”,说明天气晴朗,云朵稀疏地浮游在树木间。“春水不离村”,则表明春天的水涨得很低,水流很慢,甚至还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这两句以“野”“水”为描写对象,突出其自然、宁静的特点。颈联写诗人的感受:用曲折的方言说话,意味着诗人正在与故乡亲人用不同的方言交谈。这里既有语言的障碍,也有思乡之情的阻隔,但这种阻隔并不妨碍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尾联写眼前所见景象:麦田上还留着昨晚的雨水,似乎有话要飞向人的意思似的。诗人通过这层意思表达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淡自然,感情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