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羡清真不尚华,全凭白战实堪夸。
丹功愿借先生力,指点凡禽莫类鸦。
注释:羡慕他的高洁不追求华丽,全凭白日的修炼实堪夸。希望借你的丹功之力,指点凡禽莫学乌鸦。
赏析:诗人赞美了张伯端(紫阳真人)的清正廉洁,全凭白日修炼而实堪夸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丹道修为,能够指点那些凡禽鸟兽,不要学乌鸦那样作恶多端。这是一首以诗为媒,赞颂张伯端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赠诗。
为羡清真不尚华,全凭白战实堪夸。
丹功愿借先生力,指点凡禽莫类鸦。
注释:羡慕他的高洁不追求华丽,全凭白日的修炼实堪夸。希望借你的丹功之力,指点凡禽莫学乌鸦。
赏析:诗人赞美了张伯端(紫阳真人)的清正廉洁,全凭白日修炼而实堪夸赞。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丹道修为,能够指点那些凡禽鸟兽,不要学乌鸦那样作恶多端。这是一首以诗为媒,赞颂张伯端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赠诗。
夏卧不寐 为受炎威逼,终宵梦不成。 蛾飞灯一点,鹤唳月三更。 隔帐蚊难静,栖巢燕有声。 星稀横碧汉,蕉叶自风清。 注释 为受到炎热的逼迫,整夜没有做梦。 蛾子飞舞灯光下,像萤火虫一样一闪一闪; 白鹤鸣叫月亮上,声音凄厉如同三更半夜; 蚊子在帐外嗡嗡直叫,好像在骚扰人的安宁; 栖息的燕子发出叫声,好像在诉说自己的哀愁。 稀疏的星光横跨夜空,映衬着碧绿的银河; 蕉叶随风飘动,发出沙沙声响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诗,作者是一位文人,他的朋友步杨叔庚(字茂才)已经满60岁了。他写的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祝福。 诗句翻译: 1. 争春桃李半君门,化雨群沾教育恩。 - "争春"意味着在春天争夺最美丽的花朵,这里比喻为争夺荣誉或地位。"桃李半君门"意指你的门庭如同桃花和李花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化雨群沾"指的是像春雨一样的教诲和恩情滋润了众人。 2. 偕老有歌联韵事,承欢遂愿赋新婚。
步杨叔庚茂才花甲双庆 其一 答尊自古说高年,为羡先生齿德全。 一代文风开绛帐,双星同日醉琼筵。 欣将贾氏充闾咏,快读梁家举案篇。 洵□荣华超世俗,逍遥诗酒乐于焉。 注释: 1. 答尊:敬辞,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感谢对方。 2. 古说:古代的说法或传统观念。 3. 羡:羡慕,仰慕。 4. 齿德:年龄与品德,这里指先生的年纪和品德。 5. 绛帐:红色的帐篷,这里指代学术场所或书院。 6. 贾氏:指贾谊
春日遣怀其一 新烟绿柳倚溪斜,一日风光满树花。 却爱当前春景好,争将妍丽斗奇葩。 注释: 1. 新烟绿柳倚溪斜:新的烟雾中,柳树依傍着溪流斜斜地生长。 2. 一日风光满树花:一天的景色明媚,树上开满了花朵。 3. 却爱当前春景好:但我更喜爱眼前的春天景色美好。 4. 争将妍丽斗奇葩:争相比拼美丽,与其它鲜花相争艳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首句“新烟绿柳倚溪斜”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对原诗的内容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概括、总结。“春日遣怀 其三”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第一句“花暖春风谁占先”,点明题目中的“遣怀”意,即春天来临,花儿开放,春风送来温暖,百花争艳,但不知该由谁来占先。第二句“彩绳斜挂满林烟”,写彩带飘飘,随风飘荡,仿佛把天空都染成淡淡的烟云。第三句“宵来共玩楼头月”
【注释】 春日遣怀:春天里抒发感慨、表达心情。遣怀,即寄情于诗。 其八:第八首诗,“其”是“第几”的意思,“一窗花影每迟延”,“每”是总是、经常的意思;“迟延”,拖延。此句意谓:窗外的花影总是拖泥带水,迟迟不能移开。 摇曳:形容风摇动树叶的样子,也形容枝叶的摆动,此指微风吹拂着树枝。此句意谓:微风轻拂着树枝,使花朵摇曳生姿。 去年:指上一年。此句意谓:春风依旧,花儿依旧,但人却老了一岁
注释:一为年来老眼花,春光虽好兴非奢。纵教漫步芳尘后,枵腹空谈愧大家。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范成大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旅行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清新、质朴、真挚著称,风格独特。 首句“一为年来老眼花”,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无奈和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也会逐渐下降,看不清楚远处的景物。这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衰老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注释:春日里,我闲散无事,漫步于花径之中,看到满眼的繁花争艳。 红的、紫的花朵竞相开放,仿佛在争夺谁是春天的第一朵花。但我不知道,在这众多的花朵中,谁才是真正的第一朵。 赏析:本诗以“春”为题,描写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春日景象。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春日中的各种花卉,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红紫两种颜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注释】 遣怀:排遣心中的忧闷。 其九: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云敛烟笼:比喻暮霭迷漫。 落日斜:夕阳西下。 闲将樽酒话桑麻:闲时喝着酒谈谈庄稼和农事。 多情却爱春风好:多情的人反而更加喜爱春天的风。 余晖:夕阳的余光。 碧纱:绿色的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写春日黄昏时分,暮霭弥漫,落日斜照,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美景呈现在眼前
【注释】春城:春天的京城。乍见:刚刚看见。两三花:指两三个花树。盘桓:徘徊,逗留。兴自奢:心情很满足。偶:偶然。桃源:桃花林中的理想境界。疑有路:好像有道路。白云:比喻高洁的品格。 【赏析】此诗首联写诗人刚一进入长安城,看到几处盛开的花朵,心中顿觉欣慰;颔联描绘诗人在长安城内随意徜徉,心情极为舒坦。颈联写诗人忽然想起桃花源中的景象,好像那里有条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于是停车观赏白云缭绕的景色
【注释】 五日:指初夏的第五天,即农历四月十五。即席:在席上作诗。咏到菖蒲酒便佳:指咏到菖蒲时酒已很好。光阴:时光。为客巧安排:指时光被巧妙地安排着,好像为客人而设。绿槐相映榴花醉,拟卧烟霞乐素怀:意思是说,绿槐相映,榴花醉人,拟卧烟霞以乐素怀,即打算在烟雾缭绕的霞光中安睡。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初夏时节的景色和闲情逸致。首句点出初夏的第五天,即农历四月十五,此时菖蒲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注释】 清华:指京城。黄庭:指道教的《黄庭经》。□鸦:即鹤,一种仙禽。 【赏析】 诗是作者赠给张孟甫的,所以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首联写诗人与张孟甫相聚于京城,共同品评诗文、咏诵月色和风韵,相互切磋;颔联写诗人在吟咏之余,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以至于蜡烛被点燃了多次,而兴致勃勃之时,竟忘了时间(“兴到浑忘”),以致烛光映红了自己的脸庞。颈联写张孟甫读完书后,便学着鹤的样子在院子里踱步
诗意解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知己朋友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知己”与“乡间”两个场景,描绘出一幅友情深厚的画面。诗人在乡村中与朋友相谈甚欢,彼此间的友情深厚而持久。然而,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时,诗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归程的匆忙。最后一句“殷勤酒满樽”,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份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译文 知己谈心念久存,一时闲步值乡村。 不知话别归程晚,殷勤酒满樽。 注释 - 知己:亲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