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落虚牖,坐对龙山峰。
忽看峰际月,已挂溪头松。
月高淡星汉,倒影溪流中。
境静尘俗屏,人闲眺所空。
泯心欲忘我,如游上皇风。
此时何所有,云外闻疏钟。
山居月夜
苍翠落虚牖,坐对龙山峰。
忽看峰际月,已挂溪头松。
月高淡星汉,倒影溪流中。
境静尘俗屏,人闲眺所空。
泯心欲忘我,如游上皇风。
此时何所有,云外闻疏钟。
注释:
- 苍翠落虚牖:苍翠,形容山林的绿色;虚牖,窗户。这里描绘了山间的夜色与月光交相辉映的景象。
- 坐对龙山峰:坐对,指面对面地坐着;龙山,代指山峰。这里形容诗人面对高山,心境平静。
- 忽看峰际月,已挂溪头松:忽看,突然之间看到;峰际月,指的是从山上俯瞰月亮,挂在山脚下的松树旁;已挂,表示月亮已经高悬。
- 月高淡星汉,倒影溪流中:月高,指月亮高悬天空;淡星汉,形容夜空中的星星稀疏;倒影,指月光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溪流,指小溪流水。
- 境静尘俗屏,人闲眺所空:境静,指环境宁静;尘俗,指世俗的纷扰;屏,指遮挡物;人闲,指人闲适自在;眺所空,指眺望四周空旷之地。
- 泯心欲忘我,如游上皇风:泯心,使心境变得平静;欲忘我,形容想要遗忘自己;上皇,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风,指自然之风。
- 此时何所有,云外闻疏钟:此时,指此刻的情景;何所有,意为有什么可以拿取;云外,指云雾之外的地方;闻疏钟,形容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居月夜的诗作。诗人以苍翠的山林、明亮的月光为背景,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诗歌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追求宁静、超脱世俗的心境。最后,诗人用“云外闻疏钟”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苍翠落虚牖”,又寓意着诗人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心灵宁静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