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夕阳多,荒台吊尉佗。
海天檐外涌,秦汉槛前过。
暮景催寒角,悲风送棹歌。
空余一抔土,寂寞卧山阿。
【注释】
登越王台:登上越王赵佗所建的越王台。越王赵佗,战国时人,曾建立南越国。后秦灭南越,赵佗称帝于岭南,号为“南越武王”。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时诗人正在岭南。
何处:哪里。
夕阳多: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尉佗:即赵佗,这里代指南越国王。
海天檐外涌:指海涛汹涌,直逼屋檐。
槛前过:指船只在楼前经过。槛,门框。
暮景催寒角:指傍晚的景色催促着寒风的吹拂。
悲风送棹歌:泛指悲凉的风声伴随着歌声。
抔(póu)土:一捧泥土。
卧山阿:卧在山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年间,是诗人在岭南时所作。诗人登上越王台,面对眼前壮丽的自然景观,不禁想起历史人物,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感慨万分,写下了这组七言绝句。
首句起笔就写景,写诗人登上越王台,看到太阳落山的情景,而此时正是夕阳西下,一片苍茫景象,令人心潮起伏。第二句紧接一句写景,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海天相接,海浪汹涌,直逼屋檐,使人感到大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第三句又写景,写诗人看到船儿在楼前经过,船上的人们唱着歌曲,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第四句又回到自然,写诗人看到傍晚的景色催促着寒风的吹拂,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最后一句又回到自然,写诗人看到空荡荡的土地,卧在山边,给人一种寂寞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