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荒斋里,柴扉剥啄谁。
史翻秦汉册,帖写晋唐碑。
敢作千秋想,还求一字师。
孤吟孰与和,况乃不工诗。

【注释】

《六十自寿诗八首其三》:兀坐荒斋里,柴扉剥啄谁。史翻秦汉册,帖写晋唐碑。敢作千秋想,还求一字师。孤吟孰与和,况乃不工诗。

兀坐:独自坐着。

柴扉:指柴门。

剥啄:敲门的声音。

史翻:翻阅史书。

秦汉:指秦朝、汉朝。

帖写:指书写。

晋唐:指晋朝、唐朝。

敢作:怎能做出。

千秋:千年。

一、二句释义:独自一个人坐在空荡的书房中,是谁在敲门呢?

译文: 独自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没有人来访,是谁敲门呢?

赏析: 诗人独处书房,无人问津,他感到十分寂寞,于是便开门去问是谁来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绪。

第三句释义: 翻开了秦朝、汉朝的历史书。

译文: 翻阅了秦朝、汉朝的历史书籍。

第四句释义: 把晋朝、唐朝的碑文抄录下来。

译文: 把晋朝、唐朝的碑文抄录下来。

第五句释义: 敢于想象自己的寿命能活到一千年。

译文: 敢于想象自己的寿命能活到一千年。

第六句释义: 还想向别人求教,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有造诣。

译文: 还想向他人请教,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有所成就。

第七句释义: 如果自己独自吟诵诗歌,谁能与我相和呢?

译文: 如果自己独自吟诵诗歌,谁能与我相和呢?

第八句释义: 何况我连诗都不懂得,更不要说会写了。

译文: 更何况我连诗都不会写,又怎么能够懂得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涣晚年时所作,表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孤独和对知识的渴求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