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常如此,空江晚渡稀。
布帆高十幅,又共鸟争飞。
客已加餐饭,无忧减带围。
龙眠欲秋老,回首泪沾衣。
发皖口
山水常如此,空江晚渡稀。
布帆高十幅,又共鸟争飞。
客已加餐饭,无忧减带围。
龙眠欲秋老,回首泪沾衣。
译文:
山峦和水面常常是这样的景色,我在空旷的江面上度过黄昏时分,渡船稀少。
我驾驶着高高的布帆,与鸟儿一起竞相飞翔。
我已经吃上饱饭,无需忧虑腰围的松紧。
我想到了龙眠山,它即将在秋风中衰老,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注释:
- 山水常如此:指自然的美景总是这样,不因时间而改变。
- 空江晚渡稀:指江面空旷,傍晚的渡船稀少。
- 布帆高十幅:布帆指的是船上用来遮阳或避雨的帆布,”高十幅”形容其展开面积很大。
- 又共鸟争飞:形容船只和鸟儿一起在空中飞翔的景象。
- 客已加餐饭:指已经吃过了饭的客人。
- 无忧减带围:意为已经吃过了饭,所以不需要担忧腰带是否会变松。
- 龙眠欲秋老:龙眠山即安徽黄山的一个山峰,这里指黄山。”欲秋老”指即将进入秋天。
- 回首泪沾衣:意为看到美丽的景色,不禁流下了眼泪,泪水打湿了衣服。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首句以”山水常如此”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即自然界的美永远如一。接着三、四句通过描写自己在宽阔的江面上乘坐小船,与鸟儿一同飞过,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然而在五、六句中,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已经吃饱了饭,无需担心腰带会松垮,反映了他的满足和安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黄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