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木落石崔嵬,怀古凭轩倦眼开。
山势欲奔吞浪住,江光不断抱城来。
英雄气尽三分业,词客名高两赋才。
只有文章传胜地,箫声鹤梦总尘埃。
赤壁
天空木落石崔嵬,怀古凭轩倦眼开。
山势欲奔吞浪住,江光不断抱城来。
英雄气尽三分业,词客名高两赋才。
只有文章传胜地,箫声鹤梦总尘埃。
注释:
- 天空木落石崔嵬:天空中的树木落叶,石头显得陡峭而高大。
- 怀古凭轩倦眼开:怀念古代的英雄事迹,靠在楼上的窗户前眼睛感到疲劳。
- 山势欲奔吞浪住:山峰似乎要奔跑而去,但最后被江水阻挡,无法前进。
- 江光不断抱城来:江水的光芒持续不断地照耀着城市。
- 英雄气尽三分业:英雄的气概已经消耗殆尽,只留下三分之一的事业。
- 词客名高两赋才:文人墨客的名声很高,有两篇辞赋作品。
- 只有文章传胜地:只有通过文字才能将美好的事物传承下去。
- 箫声鹤梦总尘埃:箫声和鹤梦都被尘土所覆盖,形容一切终归尘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以“赤壁”为题,通过对赤壁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天空木落石崔嵬”,描绘了赤壁的壮美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第二句“怀古凭轩倦眼开”,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之情,以及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疲惫之感。第三、四句“山势欲奔吞浪住,江光不断抱城来”,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后两句“英雄气尽三分业,词客名高两赋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哀叹和文人墨客的赞美。最后一句“只有文章传胜地,箫声鹤梦总尘埃”,则是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认为只有通过文字才能将美好的事物传承下去,而箫声和鹤梦终究会被尘土所覆盖。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既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怀念,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