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袭荷芰;池色似潇湘。
注释:荷叶上沾着香气,荷花亭亭玉立;池塘水色像潇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荷花盛开的景象。首句“野香袭荷芰”描绘了野花香飘溢在荷叶上的情景,生动形象。第二句“池色似潇湘”,则将池塘的水色比作潇湘江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画面感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野香袭荷芰;池色似潇湘。
注释:荷叶上沾着香气,荷花亭亭玉立;池塘水色像潇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荷花盛开的景象。首句“野香袭荷芰”描绘了野花香飘溢在荷叶上的情景,生动形象。第二句“池色似潇湘”,则将池塘的水色比作潇湘江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全诗意境优美,画面感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宛委山房联(原诗): 水石有余态,凫鹥亦好音。 鸟语林塘静,云生栋宇阴。 风入松声起,月来波气深。 何须远游去,吾爱此山心。 注释: 1. 宛委山房联: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水石有余态:指的是水边石头上有着多余的姿态,形容景色优美。 3. 凫鹥亦好音:指的是野鸭和鸥鸟也发出美妙的声音,表达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之声的喜爱。 4. 鸟语林塘静
薜萝水榭联 云生涧户衣裳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注释:薛荔与萝茑缠绕在水边的亭阁上,好像衣服一样透湿。涧户,指瀑布的水流从岩石上溅起的飞流,如人的衣服一般。衣裳润,即衣袂沾湿之意。风带着潮声,吹拂着枕头和席子都很凉爽。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夏日的景色。首句写山中水榭的景致,用“云生涧户”来形容瀑布的气势,形象生动。第二句写自己身处其中的情景,衣袂沾湿却感觉清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注】怀仙:怀念神仙。 白云明月偏相识;行:步行,行走。赋诗:写诗,创作诗歌。乐未央:快乐无穷无尽。 我与白云和明月特别相知;我们行走在酒桌上吟诗作赋,快乐无边无际。 赏析: “白云明月偏相识”,白云和明月,是自然界中最纯净、最美好的事物,也是作者所向往和追求的意象。白云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明月则代表着清辉的人格。二者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自然画卷,也寓意着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注释】 绿:指柳叶。杨城:即杨柳城的别称,泛指京城。城郭:城墙和四郊。厅联:厅堂中的对联。厅堂是古代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联:指上、下两行文字排列在一起的叫对联。晚:傍晚时分。楼上:楼中。花枝:指鲜花。拂座红:指花枝摇曳在座位上,好像有红色的东西拂动。 译文 城里城外的杨柳颜色向桥上晚时;楼上的花枝摇曳在座位上好像红色的东西在颤动。 赏析 《杨柳枝》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注释:桃花盛开的池馆联,千树桃花万年药。 秋水半潭一房山,形容风景秀美。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桃花、秋水、房山三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优美的画面。同时,诗人运用了“桃红柳绿”、“碧波荡漾”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美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此外,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之情
【注释】: 契秋阁联:在秋天的晚上,登上了高阁。 渚:水边。 花张素锦;荷花像铺开的白绸子一样美丽。张:铺张,展开。 素锦:白色的丝质锦缎。 月桂朗冲襟:月光洒在衣襟上,像月桂枝叶那样灿烂夺目。 朗:明亮。 冲:照耀,闪光。 襟: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以“秋”和“月”两个意象,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晚秋夜景。前两句描写了晚秋时节,诗人在高高的阁台上,欣赏着美丽的荷花
注释:香悟亭的对联,在潭边竹子之间飘动;天香云外飘。 赏析:这是一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楹联,是一首写景诗。上句“潭影竹间动”,描绘了竹影摇曳,映入潭水之中,形成动静相宜之美的画面;下句“天香云外飘”,描绘了香气四溢,飘散到天空中的景象。整副楹联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注释:紫阁丹楼,指代的是高官显贵。纷照耀,形容这些建筑的灯光灿烂。桃溪柳陌,指的是美丽的风景名胜地。经过,表示可以游览。 赏析:诗人以“船房联”来表达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他希望远离官场,享受生活的美好。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涵虚阁联,圆潭写溪月;华岸上春潮”,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注解,分析诗人的情感。 “涵虚阁”三字为全诗之眼,是全诗的枢纽,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从字面上看,“涵”“虚”二字都含水意,而“虚”与“潭”同音,因此“涵虚”就是“潭”;从词意上看,“涵”有包容、包含之意,“虚”是空、无、假的意思,“涵虚”则是指“空潭”
注释: 水明楼联,即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盈手水光:形容水面上晶莹的波光,好像能捧在手上。寒不湿:寒冷的天气里,这水也不冻结。入帘花气:指花的气味飘进了窗帘。梦难忘:梦中的美景令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晴天的西湖面波平如镜,水光闪动,十分好看
【注释】: 玲珑:精致而美丽。 花界:指花的世界。 联:这里指对句,即上下句互相映衬。 含丹日:含着红艳的太阳。 楼台:楼阁与楼台。 绕曲池:曲折围绕在曲池周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小诗,全诗意境优美,色彩绚丽,语言生动,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首句"花柳含丹日"写花柳含苞待放的景象,"含丹日"形容花柳颜色鲜艳,犹如朝阳。次句"楼台绕曲池"描写楼台依傍在曲折的池边。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注释:碧桃树上的花瓣沾着露水,像天上的桃花一般晶莹透亮。门前荷叶与桥齐平,宛如一片荷叶漂浮在水面上。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出一幅荷花盛开的画面。首句“碧桃树上”点出主题,以“和露种”三字写出了桃花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它们在雨中生长的特点。第二句“荷叶与门”则写出了荷叶的形态,与桥齐高,显得十分醒目。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荷叶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的冲击
注释:露水的气息暗连着青桂苑,春风轻抚新长出紫兰的幼芽。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描写了春天里自然景物的美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微波——指微风拂动水面,泛起的涟漪。馆联——指挂在水边亭子上的对联。 川源通霁色——指河流源头和天空一样,都是湛蓝的。 杨柳散和风——指柳树随风摇曳,好像柳絮飘散。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首句“川源通霁色”,写河水清澈,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明媚;第二句“杨柳散和风”,写的是春风拂过,杨柳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景色之中
【注解】 菉竹轩联:用“菉”字为轩名,意为“绿竹”,以竹影来比喻。轩:窗户。绮陌:指花间小道。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的是春光中的绿竹和绚丽多彩的花卉。诗人在窗下观赏着眼前这美好的景色,不禁吟出这样的诗句:“竹动疏帘影;花明绮陌春。” 前两句“竹动疏帘影;花明绮陌春”,意思是说,竹影摇曳着飘拂在疏帘上,映衬着春天的美景;百花盛开,点缀着五彩缤纷的小径,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注解】 飞塔:指高耸入云的宝塔。 竹树:竹子和树木,泛指自然景物。 中:中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静香书屋所作,描绘的是书屋里的自然景色。首句以“飞塔”起兴,写宝塔直插云霄,气势雄伟;次句则写书屋之幽静,书斋之中,有翠竹苍松相伴。此二句互文见义,将宝塔置于高空,竹树置于书屋内,形成天与地、高与低、动与静、远与近的强烈对照。诗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