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潭写溪月;华岸上春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涵虚阁联,圆潭写溪月;华岸上春潮”,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注解,分析诗人的情感。

“涵虚阁”三字为全诗之眼,是全诗的枢纽,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从字面上看,“涵”“虚”二字都含水意,而“虚”与“潭”同音,因此“涵虚”就是“潭”;从词意上看,“涵”有包容、包含之意,“虚”是空、无、假的意思,“涵虚”则是指“空潭”,即空明澄澈的深潭。

“圆潭”指清澈的潭水。这里用“圆潭”形容“潭”的外形,突出其深邃、宁静的特点。“写溪月”三字表明这是在描写月亮。“写”字表明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写”也有描绘之意,“溪月”则是溪边的明月。“溪月”指的是月光照耀在溪流上的景色。

“华岸”指河岸。“上春潮”三字说明是在春天的江岸上。“上”有出现、来到之意。“春潮”指的是春天的江潮。“春潮”指的是春天的江潮。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江河水位上升,形成春天的江潮。

【答案】

涵虚阁联:圆潭写溪月;华岸上春潮。

译文:清幽的涵虚阁里可以看见圆潭中的倒影,倒影中映出的是月光下的溪流。岸边春潮汹涌,春色满眼。

赏析:此诗首句写阁内所见之景,第二句写阁外所见之景。首句以“潭”喻“阁”,言阁内所见之景。“圆潭写溪月”一句,既点明阁名,又写阁内所见之景。“溪月”指倒映在溪水中的月亮,“圆潭”则指潭面本身,两句合为一意,既写出了阁内所见之景——倒映着的月亮和倒映着的溪水,又写出了阁外所见之景。

次句以“岸”代指“阁外”,写阁外所见之景。“华岸上春潮”,一句既交代了时间是春天,又暗示了地点是江边。“华岸”指岸边,“上春潮”则指江岸上涌动的春潮,两句合为一意,既写出了阁外所见之景——春天的江岸和涌动的春潮,又写出了阁外的时令——春天。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动人,构思巧妙别致,不落俗套。前两句先写阁内所见之景,后两句再写阁外所见之景,前后照应,使诗的结构严谨完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