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虚张挨号牌,儿童徭役也巡街。
乱敲铃柝无伦次,惯扰思归梦里怀。
解析和赏析
1. 诗句逐句释义
- “刁斗虚张挨号牌”: 描述了夜晚时分,士兵或守卫人员在巡逻时,故意将刁斗(古代夜间的警铃)摇晃以引起注意,并使用号牌来标识自己的位置。
- “儿童徭役也巡街”: 这里的”儿童”指的是未成年的劳力,通常被用来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或是进行体力劳动。”徭役”则是指被征召去服兵役、做劳役的人,他们被派去执行各种劳力工作。”也巡街”意味着这些儿童也在夜晚进行巡逻,可能是为了维持秩序或执行其他夜间任务。
- “乱敲铃柝无伦次”: 描述了孩子们在巡逻时的混乱无序行为,他们可能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或顺序来行动,导致声音杂乱无章。”乱”表示混乱,无序;”无伦次”则强调了他们的行为的混乱程度。
- “惯扰思归梦里怀”: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无辜儿童的同情和理解。”惯扰”意味着经常干扰;”思归”指的是渴望回家的愿望;”梦里怀”则是说这些孩子在梦中都怀揣着对家的思念。
2. 译文对照
闻柝
刁斗虚张挨号牌,儿童徭役也巡街。
乱敲铃柝无伦次,惯扰思归梦里怀。
3. 注释
- “闻柝”: 指听到更夫敲打的梆子声,常用于描述夜深人静时的声音。
- “刁斗”: 一种古代的报警工具,晚上敲击以警示行人。
- “挨号牌”: 使用号码牌来标示位置,这里指士兵或守卫人员使用号牌来标识自己的巡逻区域或任务。
- “儿童徭役”: 指那些未成年的劳力,通常用于执行劳役或简单的任务。
- “巡街”: 指在街上行走,执行任务,可能包括巡逻等。
- “乱敲铃柝无伦次”: 描述了孩子们在巡逻时的混乱无序,无规律地敲打着梆子。
- “惯扰”: 表示经常干扰;“思归梦里怀”: 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4.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成年劳力和儿童劳役的辛劳与孤独,深刻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和对弱势群体的忽视。通过对儿童劳役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儿童的剥削和牺牲。这首诗不仅是对现实的描写,也是对人性、正义和同情的深刻探讨,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