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兴宦者时揽权,口衔天宪殊未然。
其间忠正不多得,子鹅片肉非常食。
巀嶪煤山树千枝,君缢南枝臣缢北。
兜鍪短袖入宫里,乱臣贼子皆朱履。
九龙床坐舆台躯,皇极殿上曾区区。
天兵一起还西走,金珠壑葬烟花薮。
一年两度兴亡悲,回头宁见煤山碑。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项内容进行分析。“明兴宦者时揽权,口衔天宪殊未然”,首联写宦官掌权,口含王法,但并未改变。颔联承上启下,指出宦官专权,忠臣良将很难得到重用;颈联写煤山树千枝挺拔,而君缢南枝臣缢北,说明宦官乱政,朝中忠臣良将都被杀害,表现了诗人对宦官专权的痛恨之情。尾联写明皇驾崩后,宦官们纷纷入宫夺位,乱臣贼子都穿上红鞋,金珠被埋入土穴。这两句以讽刺的笔调揭示了宦官专权的危害。全诗语言犀利,富有力度,表达了作者对宦官专权的憎恨。

【答案】

(1)明兴宦者时揽权,口含天宪殊未然。明皇宫内宦官当权,皇帝的命令他们可以不听从。(“明兴”一指唐明帝刘裕建安四年,即公元304年,“明”指“开明”,“兴”指“兴盛”)

(2)其间忠正不多得,子鹅片肉非常食。忠贞正直的人太少了。(“忠正”一指忠于国家、正直无私的人,“子鹅片肉”指腐肉残羹)

(3)巀嶪煤山树千枝,君缢南枝臣缢北。煤山上的树木千千万万,你死在这棵树上,我死在那棵树上。

(4)兜鍪短袖入宫里,乱臣贼子皆朱履。戴着头盔,身着短衣的官员进入宫中,那些作乱的大臣和奸贼们都穿着朱红色的鞋子。

(5)九龙床坐舆台躯,皇极殿上曾区区。皇帝坐在华丽的龙床上,曾在宫殿上徘徊不定。

(6)天兵一起还西走,金珠壑葬烟花薮。天下大兵一起向西方撤退,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埋葬在烟波浩渺的深山之中。

(7)一年两度兴亡悲,回头宁见煤山碑。每年两次为国家的兴盛衰败感到悲哀,回头一看,哪还能看到那煤山石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