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窗下听哀笳,犹是乡亲聚一家。 何似江南亡命客,等闲不看隔墙花。
海桐窗外,哀笳声声,勾起乡愁,家音依旧。
何似江南,流离失所之客,漫不经心,隔墙窥花。
令人思古,叹岁月无情。
注释:每年春天横海都传来战争的号角,为了躲避战乱我每天想搬家。 大风更加猛烈地吹打着我,飘荡漂泊的日子比杨白花还要长。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乱世中生活的无奈和艰辛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为了躲避战乱而不得不搬家的生活状况。同时,通过对大风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何处江关不奏笳,能归我亦痛无家。”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其中,“江关”指的是边关,“奏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边地的战事或戍卫生活。整句诗通过描绘边疆的生活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园的渴望。 “吞声与落君前泪,缓步休歌陌上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听到家乡的歌曲时,内心的悲凉和无奈。"吞声"意味着强忍着泪水,不愿让人看见自己悲伤的一面
【注释】 麻六甲:地名,今属马来西亚。中国山:指中国。侨冢累累:坟墓一座连着一座。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1930年被日军俘虏后写成的,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控诉。诗人从自己被俘的经历联想到海外华人的惨状,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日寇暴行的强烈谴责。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注释】江城:泛指京城。玉笛:用玉石制成的管乐器,常指笙。董生:汉代董仲舒,字君明,汉武帝时为博士,因推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受重用。笳:古代胡人吹的乐器。高吟:高声吟诵。李家:李姓人家,这里泛指李姓文人。睹物:见到某物。故国:旧日的国土。悲凉:哀伤。刺桐花:又称“孔雀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花卉,花冠大而美丽,有香气,可供观赏、食用及制染料等。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无计开怀遣所思,写成疑雨百篇诗。非因求觉襄王梦,岂是微吟宋玉辞。 吴研因在《蛾眉七绝百首·其一百》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怀念与思念。整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以及内心的苦闷和挣扎。诗句之间相互呼应,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诗的首句“无计开怀遣所思”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无法排解的愁思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蛾眉》是唐代诗人吴妍因创作的一首七绝,属于《蛾眉七绝百首》。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纵慕金夫不有躬: - 纵慕金夫:意指羡慕那些如金般珍贵、值得追求的人或事。 - 不有躬:意味着这些美好无法得到真正的拥有,只能远远地欣赏和向往。 2. 相残欲更乞西风: - 相残:形容双方争斗不休,相互伤害。 - 欲更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