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当檐富鸟啼,桑阴绕屋足幽栖。
已知境僻无酬应,更喜农淳绝品题。
随地灌泉成菜圃,缘池插槿作花堤。
旁人莫笑谋生拙,种秫还将手自犁。
诗句释义
幽居
- 树色当檐富鸟啼:树木的颜色在屋檐下显得十分鲜艳,好像有鸟儿在歌唱。这描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桑阴绕屋足幽栖:桑树的阴凉部分环绕着房屋,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幽栖”指的是在这种自然环境中隐居的生活。
- 已知境僻无酬应:我知道自己身处偏僻的地方,不需要应酬和应付(可能指官场或其他场合)。这里的“酬应”可能指的是应对各种社交活动或责任。
- 更喜农淳绝品题:我更喜欢朴实的农村生活,远离了那些虚伪的品味和评价。”绝品”可能指的是远离城市中的繁华和奢侈。
- 随地灌泉成菜圃:利用周围的水源灌溉,形成了一个菜园。这里的”灌泉”指的是使用泉水灌溉。
- 缘池插槿作花堤:沿着池塘种植了槿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花堤。这里的”槿”是一种植物名,可能指的是某种灌木或花卉。
- 旁人莫笑谋生拙:不要嘲笑我谋生的手法笨拙。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力更生的态度,不依赖他人的评价。
- 种秫还将手自犁:自己种高粱,用手工耕作。这里的”秫”是一种谷物名,可能指的是高粱。
译文
幽居
树木的颜色映照在屋檐上,鸟儿在树上歌唱。
我知道我住的地方偏僻,无需应酬和应付。
更喜欢朴实的农村生活,远离了那些虚伪的品味和评价。
利用周围的水源灌溉,形成了一个菜园。
沿着池塘种植了槿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花堤。
不要嘲笑我谋生的手法笨拙,我自力更生,不依赖他人的评价。
自己种高粱,用手工耕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他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平静和宁静。他远离了繁华的都市和虚伪的应酬,过上了朴实无华、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的选择体现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拒绝,以及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旁人莫笑谋生拙”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误解和嘲笑的不屑一顾,他坚持自己的方式,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的价值。最后一句“种秫还将手自犁”展现了他对农耕的热爱和亲手劳作的满足感,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选择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