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帐殿晓云开,万骑星罗拱日来。
虎旅自谙司马法,鹓班齐侍晾鹰台。
两行列阵坚于壁,九进闻声动若雷。
变化方圆包地轴,君王元裕统天才。
【诗句释义】
第一句“城南帐殿晓云开,万骑星罗拱日来。”描述了清晨时分,城南的帐殿中云雾散开的景象。在这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成千上万的骑兵像星星一样分布在帐殿周围,拱卫着太阳升起。这里的“城南”指的是京城以南的地区,而“帐殿”则是指帝王或朝廷官员居住的地方。“晓云开”意味着早晨的云彩开始消散,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万骑星罗”形容军队浩大,如同繁星般分布,而“拱日来”则表示这些骑兵守护着太阳升起,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第二句“虎旅自谙司马法,鹓班齐侍晾鹰台。”继续描绘了军队的场景。这里的“虎旅”指勇猛的军队,而“司马法”则是古代的军事法规,这里比喻军队的纪律严明,能够严格遵守规则。“鹓班”指的是古代官员的行列,这里用来形容整齐划一的军队阵容。“齐侍晾鹰台”意味着这些整齐的队列就像等待侍立于晾晒鹰鸟的平台一样,等待着君王的命令。这句诗表达了军队的纪律严明,以及士兵们对君王的忠诚和服从。
第三句“两行列阵坚于壁,九进闻声动若雷。”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里的“两行列阵”指的是军队的两个部分,即左翼和右翼,它们如同坚固的墙壁一样排列整齐。“九进”可以理解为九个层级的意思,这里可能是指军队内部的层次结构,或者是某种战略布局。“闻声动若雷”形容当听到号令时,军队的反应迅速而有力,如同雷声般震撼人心。这句诗强调了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第四句“变化方圆包地轴,君王元裕统天才。”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变化方圆”可以理解为军队能够灵活运用战术,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调整战略布局。而“包地轴”则意味着这种灵活性使得军队能够控制整个战场。最后一句中的“君王元裕统天才”表明这位君王具有卓越的才能和远见卓识,能够驾驭和管理这支精锐的军队。整首诗通过对军队的描述,展现了君王的治国理念和统治能力。
【译文】
城南的帐殿上,晓云散开,万骑如星般拱卫着太阳升起。
勇猛的虎旅自然知晓司马法的规矩,鹓班齐立在晾鹰台上等候命令。
两行队伍排列如同坚固的墙壁一般整齐,九进之中听到号令便响应如雷霆。
军队变化战术如同天体运行,君王拥有超越常人的才华与智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皇帝英明统治和军队强大的颂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君王的统治能力。
诗人以宏大的场景开篇,城南帐殿上,晓云初散,万骑星罗,拱卫着升起的太阳。这里的“万骑”,指的是数量众多的军队,他们犹如繁星般分布在帐殿周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星罗”,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些骑兵的密集程度,让人感受到军队的庞大规模和威武之气。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晓云开”这一意象,暗示了新一天的到来,寓意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训练和纪律。他写道:“虎旅自谙司马法,鹓班齐侍晾鹰台。”这句话的意思是,勇猛的军队自然了解并遵守司马法的规矩,鹓班齐站待命于晾鹰台。这里既体现了军队的严明纪律,又展现了士兵们对君王的忠诚和服从。而“晾鹰台”这一意象,则暗喻了君王治理国家的高超手腕和英明决策。
诗人转向描绘军队的战斗场景。他用“两行列阵坚如壁,九进闻声动若雷”来形容士兵的英勇无畏和反应之快。这里的“坚如壁”和“动若雷”都是形容词语的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战斗场面的激烈和震撼力。同时,这也传达出君王对军队的高度重视和信任,使得士兵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做出贡献。
诗人再次强调了君王的卓越才能和统治能力。他认为,“变化方圆包地轴”和“君王元裕统天才”这两联诗,不仅赞颂了君王的才智和远见,还体现了他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对君王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君王的统治能力。它既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