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诗句原文:

我自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译文注释:
我千里迢迢来到此地,欣赏江上的梅花已经盛开到了红羊劫后的时期。
谁说一去不复返,听楼上的玉笛声,又吹起了黄鹤飞翔的旋律。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史贻直的作品《黄鹤楼联》。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句“我自千里而来”,诗人以自己千里迢迢来到此地,展现了他对美景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我”不仅是诗人的自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的美丽与壮观,梅花作为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象征,在红羊劫后的年代仍然盛开,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守。

第二句“谁云一去不返”,则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谁云”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同时,“一去不返”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的留恋和不舍。而“听楼上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则巧妙地将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通过对黄鹤楼这一象征性建筑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更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现实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