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口无臧否语;陈登胸有敬恭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阮籍口无臧否语;陈登胸有敬恭人”,是说阮籍的口没有好话坏话之分,而陈登心中却有对人的尊敬和谦恭之情。这是诗人借阮籍、陈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其文章辞藻华丽,内容多抒发个人的情感,不涉及政治,因此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中的“竹林隐士”。陈登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曾为刘表部下,后来归顺了孙权,成为东吴的名将。陈登为人忠厚、耿直,很有气节,他对待部下十分宽厚,对敌人则毫不留情,因此深得人心。
【答案】
译文:阮籍从不在言语上褒贬是非,陈登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的尊敬与谦恭。
注释:阮籍:字嗣宗,魏晋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陈登:东汉末年东吴大将,曾为刘表部下,后随孙权攻取荆州,任豫章太守。
赏析:这首诗是说阮籍从来不在言语上评断是非,但心里却充满了对人的尊敬和谦恭。诗人以两位古人为例,说明一个人不必用语言去评判别人的好坏,只要心中对人充满敬意和谦逊。诗中运用典故,意蕴深厚,富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