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勋名郭仆射;一家书画李将军。
【注释】
两世:指郭氏父子。仆射: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副宰相。李将军:指李思训。思训是画家,善画马,故有此称。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上联“两世勋名郭仆射”,郭璞是晋朝人,曾任仆射,即副丞相。这两句的意思是:郭家两代都有显赫的功勋。下联“一家书画李将军”,李思训是唐朝人,擅长绘画,以画马著称,所以这里说他是“李将军”。这两句的意思是:郭家一家有文有武;李家一家有画有书。上下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
两世勋名郭仆射;一家书画李将军。
【注释】
两世:指郭氏父子。仆射: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副宰相。李将军:指李思训。思训是画家,善画马,故有此称。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上联“两世勋名郭仆射”,郭璞是晋朝人,曾任仆射,即副丞相。这两句的意思是:郭家两代都有显赫的功勋。下联“一家书画李将军”,李思训是唐朝人,擅长绘画,以画马著称,所以这里说他是“李将军”。这两句的意思是:郭家一家有文有武;李家一家有画有书。上下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
【注释】 集字联: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 特立独行:行为超脱世俗,不随俗流。 有如此:指有这种品格和才能的人。 进德修业:指修养德性、从事学业。 须及时:必须抓紧时机。 【赏析】 “集字联”是楹联中的一种形式,即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此题上联为“特立独行”,下联为“进德修业”,两联均为四字,且均以名词为主,结构整齐,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十分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注】: 万里桥:成都的一座古桥。 宅:家,指杜甫的故居。 百花潭:成都市的一个地名。 庄:别墅,指杜甫的草堂。 赏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草堂附近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首句“万里桥西宅”,描述了杜甫的住所位于成都郊外的万里桥西侧。这里的“万里桥”是成都的一座古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先要读懂诗,把握其思想感情,然后分析其形象特点和语言风格,最后分析意境特点及表达技巧。 “月寮烟阁标清兴”,这一句的意思是“月色笼罩下的楼台亭阁,是人们追求清高闲适之兴的所在”。这里,“月寮”即指“月台”,“烟阁”即指“阁楼”。从全句看,此联写景。“月寮烟阁”,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晚,月光照耀之下。“标清兴”
【注释】 集字联:将所咏之字集中成句。 直谅喜来三径友:直谅,正直诚信,喜,喜悦、欢愉,意为“正直诚信之人来到,便有三位朋友”。 纵横富有百城书:纵横驰骋,富有,意指学识渊博。意为“学识丰富,能写遍百座城池的书籍。” 【赏析】 本诗为一副对联,上下联各四字,字数相等。上联的关键词是“直谅”,下联的关键词是“纵横”。 上联“直谅”取自成语“直道而行”,意指正直、诚信;“喜来”取自《论语·子路》
【注释】 集字联:由四句诗合成的对联。每句诗的末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如“人品比南极出地”中,“品”字作“人”,“极”字作“南极”,“人品”即指人的品质,“出地”指超出地面,这里指超越一切。 此心:指诗人自己的心情。 大月当天:出自《庄子·齐物论》:“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惧。”意是说真人超脱世俗,不喜怒哀乐,心境宁静,就像天上的月亮始终高悬在天空一样。 赏析:
【注释】 集字联:将诗句中每个字都拆开来组成新的词组或句子。 “同心”:比喻心地相同。 “不隔一片月”:比喻彼此关系密切,如在一室之中。 “时论”:指当时的政治议论。 “惟高尺五天”:形容言论高明、卓越。 【赏析】 此联上下句均用对仗的手法。上联“一心”,是说双方心意相投;下联“两耳”,是说双方意见一致,都能听进对方的话,表示双方感情融洽。 上联中以“同心”二字为中心,拆为“不”和“隔一片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翠”“依”“开”。这四个字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答案】 水石适幽居,想溪外微吟,翠竹白沙依草阁;楼台开暮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宫柳接春城。 译文: 水边石上适宜幽居,想着溪水之外轻轻吟咏,翠竹白沙依偎着草堂; 楼台高高耸立
注释:能够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件难事。九德的珍贵就在这里。听到别人有过失,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那能让人成为百世之师啊! 赏析:这是一幅集字对联。上联“知人其难”取自《论语·子张》中孔子说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意思是要懂得认识、理解他人是一件难事。下联“闻过则喜”取自《论语·颜渊》,是孔子的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听到别人的过错,应当高兴才是,因为他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啊
【注解】 厌心:指厌倦;情文:指文字。集字联,即对联的一种。集字联是把一个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组合到一起成为另外的字。 极:极致 入地参天:形容非常高大 理数:规律、法则 【赏析】 “厌心悦目”意谓厌倦了世俗的名利,而喜爱眼前这美好的景致,情与景相互映衬;“极”意为极致、最高境界。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人生的态度。 “入地参天”形容极其高大;“理数”指自然规律、社会法则。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规律
【注解】 集字联,即由一个字组成对联。“习”意为“练习”,“勤”意为“勤奋”,“损欲”指减少私欲,“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时能感到高兴。“真得师”指真正得到老师的教诲。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它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习”、“勤”、“损”、“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学习、勤奋、减少私欲、获得老师教诲的意思。整副对联寓意深刻,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减少私欲
【注释】 道:指道德;尚:还;见:同“现”,显现出;今犹:现在仍像;抗与卑:刚强与软弱。 【赏析】 这首诗的上句,是说在当今社会,人们追求道德,仍然能够看到古代那种高尚的道德风尚。下句是说,人们在交际应酬中,仍然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做违心之事。两句诗都是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们都应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在当今社会里,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
【解析】 题中“集字联”是要求对对句,即两联相对工整。上联出句“校理异文”意为校勘整理古文典籍,这是做学问的基础;下联“从容清绩”意为办事时从容不迫,政绩清白。 【答案】 上联:校理异文天禄阁 下联:从容清绩盖公堂译文:在天禄阁中认真校理古籍,使文献得以流传;在盖公堂里,他处事从容,清白的官声传遍天下。注释:天禄阁:汉代藏书之所。盖公堂:汉丞相盖长公主的府第。译文与注释一一对应,且译文准确、流畅
注释:在高位仍应谦虚接受他人的批评,以朋友为镜来修正自己的过失。即使有了美好的名声,也不能懈怠努力。 赏析:这是一首自勉联,作者告诫自己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沾沾自喜,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注释: 开尊:指饮酒,这里借指喝酒。前身月:指月亮。用世:为社会所用,即做官。 译文: 忽然间看到了前生的月亮;仍然保留着一半的学问(知识)。 赏析: “开尊忽见前身月”是说突然看到月亮,联想到自己以前的身份。“前身月”,意指自己的前世或过去,可能是在梦中或想象中看到。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也有一种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感慨。 “用世犹存半部书”是指虽然已经离开官场,但仍然保持着一半的学问
【译文】 功名盖世不矜夸;道德积身惟敬诚。 【注释】 集字联:一种对联形式,将上下联的每个字集中到一个词语或句子中,要求该词语或句子能涵盖上下联的意思。 功名盖世不矜伐:形容一个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并不因此自夸或者炫耀。 道德积身惟敬诚:强调一个人在品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对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名利看淡
【注释】 高士:指隐者或隐居山林的志士。戴安道:东汉末年戴良,字子卿,庐江皖人(今安徽无为)。少好学,与当时名士交游,后隐居不仕。王无功: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天宝年间,曾为监察御史,因事下狱,被贬至太子中允,不久又任济州司仓参军。他一生淡于仕途,喜爱山水田园之乐。诗多写景言情,以清新空灵见长,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家。 【赏析】 此联对仗工整,意境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