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举,原名方朴,元代诗人
元明间福建莆田人,字时举。
通《春秋》、《诗》、《书》三经。
元至正末以隐逸荐不起,授北溪书院山长、泉州路教授,俱不赴。
洪武初荐充兴化训导,师范甚端。
坐事被逮,义不受辱,乃辞孔庙先祠,投井而死。
有《莆阳人物志》、《方壶集》。
生卒年:?-?
时举,原名方朴,元代诗人
元明间福建莆田人,字时举。
通《春秋》、《诗》、《书》三经。
元至正末以隐逸荐不起,授北溪书院山长、泉州路教授,俱不赴。
洪武初荐充兴化训导,师范甚端。
坐事被逮,义不受辱,乃辞孔庙先祠,投井而死。
有《莆阳人物志》、《方壶集》。
生卒年:?-?
南泉岩 思念你,时常登上寒峭的岩石。十月里,树林山峰依然郁郁青葱。 用淡竹制作的手杖如同绿玉一般。石桥上走过,拄杖的白云庵就在眼前。 客心最似山僧,时事难以从野老谈论。 却忆当年杜陵老,卜居正近浣花潭。 注释:思君:思念你。寒岩:指高而陡峭的岩石。十月:十月秋意已深。林峦:树林和山峦。翠岚:青色的云雾,形容山峰青翠。 淡竹裁成绿玉杖,石桥拄过白云庵。 注释:杖:手杖。 客心最与山僧似:客心
元明间福建莆田人,字时举。 通《春秋》、《诗》、《书》三经。 元至正末以隐逸荐不起,授北溪书院山长、泉州路教授,俱不赴。 洪武初荐充兴化训导,师范甚端。 坐事被逮,义不受辱,乃辞孔庙先祠,投井而死。 有《莆阳人物志》、《方壶集》。 生卒年:?-
“于昌文”是元代的诗人,字星甫,曾试《枕易》题而成为越中诗社第一名。 元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其中以“于昌文”为代表的元末明初诗人,他们的诗风清远,不拘泥于旧有的格式,而是注重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于昌文在元末明初的文人群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诗作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文化追求和艺术风格
元东平人,字肯堂。 少颖悟,学问渊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 世祖至元十一年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奉命草诏责南宋,称帝意。 成宗时为侍讲学士。 武宗即位,拜翰林学士承旨。 未几卒。 先后历事三朝,熟习台阁典章,凡祖宗谥册册文皆为构所撰定。 朝廷每有大议亦必咨访。 身居清要,有名于时。 生卒年
方道睿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和以敬兄韵》等作品著称。 字以愚,是元建德淳安人,其一生经历了进士及第、翰林编修等官职,也曾担任过杭州判官和江西行省员外郎。明初之后,他选择了隐居生活,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他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多首诗作,如《和以敬兄韵》、《题白雉山图》等等。其中,《和以敬兄韵》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意境被后人传颂,成为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