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阶前尺地宽,孤根未稳护持难。
何须定作三公梦,且养贞心共岁寒。

【注释】:

  1. 乙未稿: 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韩愈门人陈去病为纪念韩愈而编印的《文集》初刻本。此诗即作于此时。
  2. 孤根未稳:意谓小松刚栽种,还未稳固地生长在土中。
  3. 三公梦:意谓当官做大官、享受高官厚禄之梦,是封建社会中士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4. 贞心共岁寒:意谓要保持自己的纯洁之心,像岁寒松那样,不因外界的恶劣环境(岁月)而改变其本性。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去病为纪念韩愈而作的。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要有“古风”和“今用”。他的诗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散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还倡导“文以载道”,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教化作用。
    陈去病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自己亲手栽种的小松树,表达了自己对韩愈精神的崇敬和向往。他认为,韩愈的学问和人格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因此,他决定要像韩愈一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道德修养的人。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诗意。它通过描绘小松的顽强生长,比喻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那就是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一颗正直的心,不被外界所动摇。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