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扬尘几度秋,乌纱红袖两风流。
他年画上凌烟阁,儿女英雄尽白头。
【注释】
题:题诗。熙春阁:即熙春亭,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的吴江市内。周翼庭:周应宾。熙春阁是周应宾的故居,故称。纪事诗:记述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二首:指题周应宾熙春亭的两首诗。其二:第二首。乌纱红袖:指官员们。风流:指风度。他年:将来。凌烟阁:唐太宗所建的凌烟阁,用以图记功臣。画上:指刻写在石碑上。儿女英雄:男女英雄。白头:白发,指年纪大的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题周翼庭熙春阁纪事诗二首”为题。周应宾熙春亭的纪事诗二首是诗人亲见的,所以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形象鲜明,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
开头两句写周应宾当年任官时,曾因直言敢谏而受到过排挤打击、被革职为民。但周应宾却毫不气馁,仍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经常吟咏着“东海扬尘几度秋,乌纱红袖两风流”这样充满激情的诗句,抒发自己的壮怀激烈。这里的“东海扬尘几度秋”,既点出了时间,又烘托出气氛;“乌纱红袖两风流”一句则既写出了周应宾当时的服饰打扮,又突出了周应宾那种不随波逐流的豪情气概,表现出他那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紧承前意,进一步展望周应宾将来的美好前景。诗人预言周应宾终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到那时他的子孙后代将一个个功成名就,成为一代名臣良将。这两句诗不仅歌颂了周应宾的高尚品德,而且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光明前途的无限向往。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热烈,风格朴实无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