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将师友附公卿,异姓何曾结弟兄。
九日重围频草檄,几番荐牍谢登名。
文章谊烈钱刀贱,游侠风高道学轻。
壮不如人今老矣,求荣终觉负生平。
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自述书怀 - 描述作者自己的写作和心境。
- 耻将师友附公卿 - 表示不愿将自己的师友关系与权力地位挂钩。
- 异姓何曾结弟兄 - 暗示即使有朋友,也并非真正的兄弟情谊。
- 九日重围频草檄 - 指在多次被围困的情况下频繁起草文书(如檄文)。
- 几番荐牍谢登名 - 多次推荐人才以期得到提升。
- 文章谊烈钱刀贱 - 文章的价值被轻视,金钱价值更高。
- 游侠风高道学轻 - 表现出对传统道德的轻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 壮不如人今老矣 - 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年轻时已大不相同,现在衰老了。
- 求荣终觉负生平 - 追求荣耀最终感到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接下来是诗句的翻译:
- 我不愿意把我的老师和朋友跟那些高官贵爵扯在一起。
- 尽管我们是不同的姓氏,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是真正的兄弟。
- 在多次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我经常忙于起草文书。
- 我已经多次推荐过贤才,希望能得到提升的机会。
- 在我看来,一篇文章的价值还不如一个铜钱,因为它更容易被忽视。
- 我认为传统的道德观念过于陈旧,不值得重视。
- 我更偏爱那种英勇无畏、不拘泥于形式的生活方式,而非那些墨守成规、讲究礼仪的人。
- 我现在感觉自己不再那么强壮,年纪大了。
- 追求荣耀最终让我感到我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一位士人对名利的态度和人生观的转变。他最初并不追求权位和财富,但后来逐渐意识到这些外在的东西无法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尊严。他的诗歌中流露出一种对传统道德的怀疑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尽管他曾经拥有辉煌的过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才华和勇气似乎都变得不再那么突出,因此他感到了深深的遗憾和失落。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以及一个人在面对命运和社会变迁时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