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改诗赠父亲》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与赏析:

  1. 孩儿立志出乡关:这里的“孩儿”指的是李白自己,他决心离开故乡去闯荡世界。
  2. 学不成名誓不还:这句话表达了他的决心,如果未能取得功名,便不会回归家乡。
  3. 埋骨何须桑梓地:桑梓地指的是自己的出生地,这里表达的是他不怕牺牲,即使死后也无憾于自己的选择。
  4. 人生无处不青山:这句话意味着无论在何处,他都愿意像青翠的山峦一样坚强和勇敢。

译文

立志离开故乡的孩子,
如果没能取得功名就绝不回家。
安葬我身躯的地方哪里需要桑梓之地,
人生在世哪里没有青山绿水?

赏析

这四句诗充分展现了李白的豪迈情怀和坚定信念。他不仅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且有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他也表现出对家乡的深情,但更重视的是个人的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李白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