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天锡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约1300年到1370年之间。他是元代著名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较为有限,但他留下的诗作却广受欢迎,尤其是他的《过零丁洋》和《雪梅》,这两首诗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萨天锡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在元代诗歌界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元代诗歌的发展和传承上。
萨天锡
查阅内容
诗句一:三十六峰飞翠寒,手携玉杖叩元关 - 解析:这句话描绘了武夷山的三十六座山峰,它们如同翠绿色的鸟儿般在寒冷中展翅飞翔。诗人手持玉杖,仿佛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行者,他通过叩问“元关”(即通往仙境的关口)来表达对道教神秘世界的向往和探求。 诗句二:神仙曾到有遗迹,天地已来无此山 - 解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武夷山这一人间仙境的感慨。虽然仙人曾到此地留下足迹,但自天地形成以来
【解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生活的诗。首句“大隐屏前小隐居”表明作者所居之地,即山中深谷中的一座小屋;次句“竹房松屋听猿呼”则描绘了小屋的布局和环境;第三句“丹光出谷明如月”描写了月光下山林的美丽景色;末句“夜读离骚拥地炉”则表现了诗人在幽静的夜晚读书取暖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答案】 ①大:指深谷。②小隐:指小屋。③竹:指竹子做的屋子。④松:指松树做的屋架。⑤离骚:《楚辞》名篇之一
相关推荐
元代诗人赵廷松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家。赵廷松是明代温州乐清县人,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才华展现。以下是对赵廷松的详细介绍: 1. 早年经历 - 出生背景:赵廷松(公元1495年至1557年),字子后,号俟斋,又号鹤山,又号徂徕山人。他的家乡在浙江省温州市,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素材。 - 教育成就: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赵廷松考中进士。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上
赵橚并非元代诗人,而是明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关于赵橚的生平和成就,以下是一些详细信息: 1. 基本信息:赵橚,字公辅,号月波,出生于明朝洪武年间,祖籍山东滕县。他是明朝开国功臣、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也是明成祖朱棣的弟弟,即明仁宗朱高炽的叔叔。他的生平经历了从贵族到文人的转变,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传承的工作。 2. 文化成就:赵橚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