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安,原名丁惟宁,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48,卒于公元1616
明山东诸城人,字汝安,号少滨。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授清苑知县,遇事敏练,无留牍,举治行第一,入为御史。
真定有白莲教狱,株连千余人。
惟宁按之,悉为宽释。
后官郧襄兵备副使,节裁宗藩狱祠过半。
抚臣嫁祸,遂拂衣归。
年始逾四十,益折节自修。
生卒年:1548-1616
汝安,原名丁惟宁,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48,卒于公元1616
明山东诸城人,字汝安,号少滨。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授清苑知县,遇事敏练,无留牍,举治行第一,入为御史。
真定有白莲教狱,株连千余人。
惟宁按之,悉为宽释。
后官郧襄兵备副使,节裁宗藩狱祠过半。
抚臣嫁祸,遂拂衣归。
年始逾四十,益折节自修。
生卒年:1548-161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读懂全诗句,然后理解其含义即可。此诗首联写颜明府招游琅琊台海神庙,日永庭虚,制锦闲。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注意了色彩的搭配:金碧交辉,锦绣满目。“贤侯邀客眺名山”,点出游赏的对象是名山胜水,即琅琊台。颔联写日暮时分,天边云收雾散,双凫起舞,大地朝宗,万壑环抱;颈联写杖底清风搔短发,樽前返照伴酡颜。尾联写夜深时分,矫首远望,幽燕之地高悬北斗
【诗句释义】 谁驱扰乱的石在海边,石上金卮促膝传。 潮涌惊看云扑岸,涛平坐见水铺天。 渔歌风度千寻浪,鲗墨霞飞五色笺。 莫待安期乞异术,尘襟脱尽便神仙。 【译文】 谁把搅动的乱石赶到海边,石上金斟酒促膝相传。 潮涌时我惊恐地观看着云冲向海岸,平静时我坐下来看着水面铺满了天空。 渔歌随风吹过千寻高的波浪,鲗鱼墨汁染成五色笺。 不要等待安期的求仙之术来解救自己,摆脱了尘世烦恼就可以成为神仙。
【诗句解释】 颜明府招游琅琊台海神庙:颜明府邀请游人参观琅琊台海神庙。颜明府(?-842),字元振,兖州曲阜人。曾官检校尚书。唐僖宗时为中书舍人。 秦王曾此翠华临:秦始皇曾在这里设置翠华宫。翠华宫,即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脚下的南天门附近。 此日残碑断碧岑:这一天,只看到残破的石碑和碧绿色的山峦。 千载阳侯呈异梦:千年来,黄河水神张果老呈现奇异的梦境。阳侯,传说中的水神名
【译文】 在海神庙的湛湛碧波中,仙家宫阙明霞外;河伯信应惭牛马,麻姑何处见桑田? 独怜杯水坳堂似,安得抟风背负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海神的诗,描绘了海神居住地的景象和海中奇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海神居住地描绘得如诗如画,充满了神话色彩。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谁驱乱石海鸥边,石上金卮促膝传。 潮涌惊看云扑岸,涛平坐见水铺天。 渔歌风度千寻浪,鲗墨霞飞五色笺。 莫待安期乞异术,尘襟脱尽便神仙
皛皛汪汪接上玄,粼粼滟滟泛晴烟。 仙家宫阙明霞外,估客帆樯远屿前。 河伯信应惭牛马,麻姑何处见桑田。 独怜杯水坳堂似,安得抟风背负天
秦王曾此翠华临,此日残碑断碧岑。 千载阳侯呈异梦,一朝仙令倡捐金。 风雷应变甘棠港,舰舸还来玛瑙琛。 香火悠悠灵爽在,可知明德肇禋心
日永庭虚制锦闲,贤侯邀客眺名山。 天回澄霁双凫起,地切朝宗万壑环。 杖底薰风搔短发,樽前返照伴酡颜。 夜深矫首幽燕迥,北斗阑干月一弯
明山东诸城人,字汝安,号少滨。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授清苑知县,遇事敏练,无留牍,举治行第一,入为御史。 真定有白莲教狱,株连千余人。 惟宁按之,悉为宽释。 后官郧襄兵备副使,节裁宗藩狱祠过半。 抚臣嫁祸,遂拂衣归。 年始逾四十,益折节自修。 生卒年
王玑是明朝(1368年-1644年)的诗人。以下是对明代著名诗人王玑的详细介绍: 1. 生平事迹:王玑,字在叔,号在庵、六阳山人,衢州府西安县人。他出生于一个有着文化传统的家族,他的家族背景和教育环境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嘉靖四年(1525),王玑中举,进入万五溪之万松书院深造,期间得以闻良知学,后渡江拜王阳明为师,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2. 代表作品
丁守中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游历和自然景色为题材,反映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思的领悟。丁守中,字庸卿,号少鹤,生于明代,卒于1593年,是丹阳县城人。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紧密关联,在文学上留下了自己的独特印记。 丁守中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微之美,如《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一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王官谷时的所见所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