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臣,原名王章,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644

王章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王章,字汉臣,出生于明常州府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是明朝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作品闻名于世,尤其在崇祯年间因政治原因被处死。

王章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竹里起茶烟,白云堆满屋。何处桔槔声,园丁灌花木》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此外,王章还创作了诸如《圣驾阅城》、《秋色当楼满,崇闉奠帝居。虎门横雉堞,凤吹导龙舆》等作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对朝廷礼仪的歌颂,也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王章博学多才、思想深邃的文学修养。

王章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他曾在崇祯元年进士及第,后授诸暨知县,不久调任鄞县。由于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内操之事,并反对江南欠赋,他在李自成攻入京师时坚守阜城门,但最终城破被杀,年仅三十三岁。这段经历使他的作品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如其《竹里起茶烟,白云堆满屋。何处桔槔声,园丁灌花木》中透露出的超然脱俗和归隐之意,以及《圣驾阅城》所表现的忠君爱国之情,都深刻影响了王章诗歌的主题与风格。

王章作为一位明代的诗人,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多面的文化形象。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上的瑰宝,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王章的故事及其诗歌成就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传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