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斯,原名王与胤,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89,卒于公元1644
王与胤(字百斯,号永锡)是明代的诗人。
出生于明代山东新城的王象晋之子。他的成就和经历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但他作为明代的诗人,其诗作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背景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百斯,原名王与胤,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89,卒于公元1644
王与胤(字百斯,号永锡)是明代的诗人。
出生于明代山东新城的王象晋之子。他的成就和经历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但他作为明代的诗人,其诗作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背景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对瓶梅作:面对梅瓶中的梅花,想起自己的归期。 乡思那可禁:家乡的思念怎么能够抑制得住? 况复逢驿使:何况又碰上了驿站的传书使者。 念我欲归时:想起自己将要回到家乡的时候。 已结垂垂子:已经长出了小小的果实。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诗人在旅途中偶见梅瓶中的梅花,勾起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他想到了自己即将回到故里,不禁感叹:“家乡的思念怎么能够抑制得住?”而此时
王与胤(字百斯,号永锡)是明代的诗人。 出生于明代山东新城的王象晋之子。他的成就和经历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但他作为明代的诗人,其诗作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风格和文化背景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世卿是明朝的诗人。 白世卿(?—?),字汝衡,陕西巩昌府秦州(今甘肃天水县)人,民籍。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明代,具体时间不详。白世卿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颇深
叶相,明代诗人,字良臣,号迂湖。他的诗作体现了其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叶相及其诗歌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简介 - 生卒年:叶相生于明弘治十五年,卒于正德年间。 - 仕途经历:叶相在明朝初期曾担任过金华推官,之后还曾担任刑科给事中,并在正德年间选为刑科给事中,因其直言进谏而招忌,最终出仕至湖广布政司参政,直至刑部右侍郎的高位。 2. 诗作特色 - 关注民生
明代诗人王翘,并非知名于世的文学巨匠,而是与王世贞同时代的一位文人。王翘与王世贞是同辈的诗人,他们的创作活动主要发生在同一时期,即明朝中后期。王世贞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在文坛上的影响力,为明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是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出身于苏州府太仓,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王世贞不仅在政治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