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蘅,原名朱茂曙,明代诗人
朱茂曙,字子蘅,明代诗人。他是浙江嘉兴梅里人,以其文才而知名,与董其昌有过交往并受到赞赏。
朱茂曙的生平事迹在《静志居诗话》、《秀水志》等文献中有所记载,他早年以文才受知于吴范君若文,后来弃去,最终被乡人私谥为“安度先生”。他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诗歌上,其中不乏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秦淮河春游即事》,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景色和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情的喜爱与留恋。
子蘅,原名朱茂曙,明代诗人
朱茂曙,字子蘅,明代诗人。他是浙江嘉兴梅里人,以其文才而知名,与董其昌有过交往并受到赞赏。
朱茂曙的生平事迹在《静志居诗话》、《秀水志》等文献中有所记载,他早年以文才受知于吴范君若文,后来弃去,最终被乡人私谥为“安度先生”。他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诗歌上,其中不乏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例如,他的代表作之一《秦淮河春游即事》,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景色和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情的喜爱与留恋。
【注释】: 自我去城阙,子亦栖亩丘。——我离开京城后,你隐居在田丘上。 一舍道岂远,锋镝迷所投。——一舍路(指归隐之路)难道很遥远,被战争所伤而迷失了归宿之地。 耦耕判沮溺,辟径违羊求。——与农夫们共同耕作,远离了孔子和颜回的足迹。 凌晨起眺听,登我池北楼。——清晨起来眺望远方,登上了我的北楼。 疏梅吐冷艳,小鸟鸣啁啾。——稀疏的梅花开放着淡雅的芬芳,小鸟鸣叫着宛转悠扬。 春风吹户外,念子心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通过对牵牛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牵牛花,又称喇叭花、喇叭草,是一种在秋天盛开的花卉。它的花朵呈喇叭形状,色彩鲜艳,非常吸引人们的注意。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牵牛花为意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金飙初动露华滋,最爱娟娟竹尾垂。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风刚刚吹起,清晨的露水已经滋润了大地,而我最喜爱的牵牛花,就像纤细的竹子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与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概括,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和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鹤洲”是江州的一个别称,作者以江州自喻,故称“我”。诗中“已收桥下钓”、“复此石上酌”说明诗人在江州过着隐居的生活。 “百尺凌霄花,纷纷落红萼”,意思是:百尺高耸的凌霄花,纷纷落下了红色的花萼。这句写凌霄花落花萼。凌霄花
注释: 京口别元孩后登上楼作:京口,即今天的江苏镇江;元孩,指元稹,他是白居易的朋友。后,登。豋(juàn),同“跨”,登上。 西楼昨夜露为霜,枫叶新红槲(huò)叶黄:西楼,指西楼阁,可能是在杭州或其他地方的某个楼阁;露为霜,说明昨晚下了霜,霜白如银;枫叶新红,形容秋天的枫叶颜色鲜亮;槲叶黄,指黄色的槲树叶子。 愁绝江南望江北,雨铃风铎正郎当:愁绝,极度忧愁;江南,长江以南;江北,长江以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句、重点词义、内容主题等,侧重经典名句、古代文化名人、形象等的考查,各个选项都兼顾到,难度不大。 “桥下溪流燕尾分,湾头新水惯湔裙”,意思是:桥下溪流像燕的尾巴一样弯曲,弯弯的流水洗去了游人的裙子。“桥”指的是文德桥,在秦淮河畔,是游览胜地。 “六朝芳草年年绿,双调鸣筝户户闻”,意思是:六朝古都的草木依然郁郁葱葱,到处都能听见那悠扬的筝声
《外父石屏守唐公别业池上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写景抒情,托物咏怀,以“逃禅”二字点明主旨,表达了一种超然于世的人生态度。 译文: 买断一池水,重编六枳篱。 露寒闻蟋蟀,潮落走蟛蜞。 柳色陶元亮,山心向子期。 逃禅有精舍,留赋八关诗。 注释: ①外父石屏守唐公别业:外父,指外祖父。石屏守,官名。唐公别业,即唐公的别墅。②买断一池水:意思是买下这方池水。③重编六枳篱:重新编成六棵篱笆
注释: 秋天早晨,栖鸦在树梢啼叫,蟋蟀在篱笆根窃窃私语。 没有看见因花落而伤心的人,秋露浓稠得就像雨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田园生活情景的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栖鸦树杪啼”,以听觉形象地写出了秋晨寂静的氛围,同时点出时间是秋天。第二句“促织篱根语”,以声音形象地写出了秋晨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忙碌劳作的生活场景。 后两句“不见拗花人,秋露浓如雨”则由静转向动,由声转到色
明真定府藁城人,字邦秀。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授汜水知县,擢御史。 正德中累官大同巡抚,久历边陲,熟谙军务,边境以宁。 召拜兵部右侍郎,擢户部尚书。 帝在宣府索银百万两,玠坚持不发。 廷臣跪阙下谏南巡,又上疏论救,遭切责,引疾归,家居二年卒。 生卒年: